浑圆功网站

标题: 《道德经》是怎样一本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4-24 04:30
标题: 《道德经》是怎样一本书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楚国苦县人,曾任周代守藏室之史。孔子至周,曾向老子问礼。周室衰微,老子辞官退隐。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请著书,老子遂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然后出关西行,莫知所终。这本书即今之《道德经》。
      数千年来,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最被国外广泛翻译和阅读的大概就是《道德经》。《道德经》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不但在失意的时候,安抚了多少中国人忿懑不平的心,也使西方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全部文字虽然不到六千言,但它的思想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书中有万物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有修身立命、治国安邦的普遍原则,其中所蕴含的智慧“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宝典,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都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西方,这本书比任何一本儒家的著作都更流行,翻译成的英文译本超过40种,除了圣经以外,任何书籍都无法与其相比。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
作者: 无畏    时间: 2014-4-24 09:37
     得意之时,处之以淡;失意之时,处之以等。把握时局,平衡事物。中心是一“和”字。和则万事兴。联系到浑圆功,就是天圆、地圆、人圆。道德经所讲“清静为天下正”、无为、静。目的就是一个“和”字。现代的话:就是——平衡。当然,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为的实质是主动地把握规律、不是什么事都不做。静只是表面。道德经只读不行,要背诵、要懂字外之意。
作者: 我本啸月    时间: 2014-4-24 10:31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道德经》当成了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的;连博学多闻的史学宗师司马迁也毫不例外,在他写的《史记》里就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也就是说老聃的原著就是这本分为“上下篇”、以“修道德”为内容、讲“自隐无名”思想的《道德经》。但是根据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抄本与1979年郭店出土的楚简本《老子》残篇得知,《道德经》并非是老子的原著。这说明《老子》与《道德经》是版本不同的两部作品,应当分别属于两位作者。准确地说,原貌《老子》应当是春秋晚期老聃的作品。老聃,陈国(今河南开封陈州地方)人,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职务,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长期从政经验,对社情民意有深入的了解,是个具有先进科学头脑的无神论者。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与他有过很多交往,人称他为“老子”。《老子》是后人对老聃著作的称呼,或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是《老子》被篡改后的名称,应当是战国初期李耳的作品。李耳,楚国人,他可能是老聃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中的“有神论”者,他对《老子》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他身处乱世却无力回春,为逃避现实而“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遂篡改《老子》制作而成道教经典《道德经》,因受《老子》的影响而号称“老子”,为道教始祖。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司马迁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的道理了。原来司马迁所说的《老子》指的就是《道德经》;他把《道德经》与原貌《老子》混为一谈了。号称“老子”的《道德经》作者,应当是由《老子》的原作者老聃与《道德经》作者李耳两人合并而成的。把本来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两个人年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当然就有一百六十余岁,甚至二百余岁了。
司马迁关于老子著书经过的记述估计是依据道教内部的传说而来,因此是既可信而又不可全信的;也许他所记的著书一事,指的就是李耳把老聃的原著篡改成《道德经》这件事,并非是老聃撰写《老子》原著的事;因为著书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它是思想的结晶,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岁月的积淀。从内容分析,《老子》这部书,是老聃自身学术活动的实录,因而绝对不是为了出关归隐,被关尹喜“逼”着一时能写得出来的。如果真有此事,那个被逼着写书的人绝对不会是老聃,他一定是李耳;被“逼”着写出来的书,当然就是依据《老子》原文篡改而成的《道德经》了。
  据历史记载,孔子34岁时曾“适周”向老子“问礼”,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了,他的儿子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周王室发生了内乱,王子朝因争夺王位失败而带走周王朝的大量档案典籍逃亡楚国,身为“周守藏室之史”负责保管国家档案典籍的老子也因而去职。有学者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以此计算,老子时年约56岁左右。去职后的老子回到了陈国,主要是从事讲学活动,还到鲁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老子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他从社会实际出发,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主张改革现行的“周礼”;孔子却是因循守旧站在士族阶层的立场上,主张恢复“周礼”以维持社会秩序;他俩师生之间因此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老子与孔子在学术观点上的主要分歧,除《史记》中有记载外,在《老子》里也有充分的反映。书中有些记述就是与孔子的活动有关,也透露了老子与孔子之间学术上的分歧。如文中的“声人”指的就是当时包括孔子在内的讲学老师,老子对他们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行为与作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以百姓为刍狗” 的假仁假义虚伪本性,愤怒地表达了“绝声弃知”、“绝学无忧”的观点。《老子》这部书就是老聃在讲学时,针对社会现实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是讲学用书,因此以“解释”为主,所以句子中的副词比较多。可以说,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内容的教科书;它记录了老聃的学术思想、讲学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及重要事件。老子与孔子虽然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但他始终抱着“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的教育理念,师生情谊却依然如故,在孔子的生平事迹中就有多次与老子亲密交往的记载。在学术争论上老子则坚持“?(朴)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这种提倡学术自由,而把最终决策权交给统治者的正确立场。在春秋晚期群雄争霸的社会里,老子提出“以人为本、以下为基、以国为体、以和为贵、以德为用、以道为归” 的一整套改革礼制主张,因不合私有制社会士族阶层的胃口,一直没能得到统治者的采纳。孔子坚持以君为本、以仁为用,提出“以‘克己复礼’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主张虽然能起到维护私有制的作用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是也由于统治者私欲膨胀耽于酒色不顾百姓死活的本性难移,根本就无法施行;结果孔子也不得不离开政坛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从事讲学与著述活动去了。孔子73岁时就离开了人世,历史开始进入战国时期,这时老子还健在,应当已有93岁的高龄。第二年楚灭陈,老子离开家乡流亡他国,最后死在秦国,终年应当不会超过100岁,因而不可能有160多岁或200多岁之说。
作者: 我本啸月    时间: 2014-4-24 10:36
我转的别家的考证,仅供参考。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4-24 10:43
无畏 发表于 2014-4-24 09:37
得意之时,处之以淡;失意之时,处之以等。把握时局,平衡事物。中心是一“和”字。和则万事兴。联系到 ...

字数不多,道理却很深;内容不多,意义却非凡。
作者: 我本啸月    时间: 2014-4-24 10:50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汉 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情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汉 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汉 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4-24 11:30
我本啸月 发表于 2014-4-24 10:50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

真的很不错,谢谢啦!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4-24 12:23
我本啸月 发表于 2014-4-24 10:31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道德经》当成了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的;连博学多闻的史学宗师司马迁也毫不例外, ...

谢谢你的赐章。哈哈。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 11:46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众妙之门。
      译解: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永恒之“道”;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名,便不是永恒之名。无是天地的初始;有是万物产生的本源。所以,无私无欲之人才能观察领悟“道”的奥妙;有欲有为之人则只能认识万物的终极。“无”与“有”这两者,出处相同而名称相异,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幽深,幽深到极点,正是宇宙天地万物变化的门径。
      拓展:老子提出了万物的本源,追问万物的开始,这一深刻的思想是古代人类认识世界达到的最高水准。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
     
       老子提出了万物的本源,追问万物的开始,认为道是创造宇宙的原动力,是使万物循环往复向前运动的终极规律。虽然他的理论还处于“起源论”的阶段,但比起造神说有质的飞跃,比五行说有更高的抽象思维水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 12:37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解: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音与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因此圣人做事,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其能,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其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泯没。

      拓展: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是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典型例子,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一章前半部论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的辩证思想,失去了对立面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后半部老子希望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不可延伸“占有”的冲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 14:33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解:不标榜贤明,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国的原则是,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若使人民常 处于这种无知无欲的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 争盗的欲望),纵然有自作聪明之士,比不敢妄为造事。以这样“无为”的态度来治世,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拓展:这是一段“无为而治”的经典论述。老子的意图不是实施使人民愚昧无知的愚民统治。恰恰相反,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老子含蓄地指出了物欲文明是导致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本章最后一段话“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法家韩非子对此很欣赏,成为法家的指导思想之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4 11:38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宝。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解:道体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深厚博大,好似万物的本原。挫失勇锐之气,解除是非纷扰,与光融会而不耀,与俗混一而不分。它无形无迹,似亡而实存。我不知它从何而来,似乎在天帝之前就有了它。

      拓展:此章从另外一 个方面论述“道”的无形无象,不可触及而又作用无限。它比具体的万物更根本,比创造万物的天帝更古老。由此可见老子思想之深刻处,他要在纷纭的事物中探寻世界的总根源。

      老子要在纷纭的事物中,探寻世界的总源,而且指出“道”比创造万物的上帝更古老,在这里老子击破了造神之说。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4 11:58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解:天地无所谓仁慈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做刍狗一样,让百姓随其性发展。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话说得越多,离道越远,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适中。

      拓展: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人类不仅要用博爱之心对待自然,也要用博爱之心对待人类自己,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老子通过“天地无所偏爱”引申出万物皆平等且一切皆应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强调过度的外力干扰反而会导致灾祸。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4 20:26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北,玄北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解: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清虚空灵而又变幻莫测,它永不寂灭,这叫做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源。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无形而永存,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拓展: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怪”,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刻和观念的革命。

      道虽然空虚,但可推动万物绵延不绝,道永存,道无尽。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5 07:04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译解: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因为它不自利其身,所以才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后,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能得以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遇事无私吗?所以才能成就他的自身。

      拓展: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已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处处心积虑谋取私利的人往往事事多挫折并难得善终。

      自然界从未考虑自己的存在,但天长地久且德润万物,同样在社会中不把自己欲望摆在别人面前的人,反而能成就自己。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5 07:38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这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解: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多面角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居住选择自然祥和之地;心胸保持沉默;待人真诚、友爱;说话恪守信用;治国简明有序;行事尽其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拓展: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 的。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子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此章老子主张人立身处世应如水般以柔克刚。

      老子以水为喻,比喻上德者的人格必须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6 08:22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甚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宝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解:若是要求圆满,不如适可而止。若总是锋芒毕露,则锐势难以保持长久(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逼人则易遭打击)。金玉满堂,无法长守藏。宝贵又骄横,必会自取其祸。功成名就就及时抽身而收敛含藏。

      拓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是范蠡离开勾践前写给文种的。这里老子针对立下奇功的功臣,阐述了“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告诫功臣不能功高震主,要激流勇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一思想对现代人的启发是:要讲究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

      老子希望人在成功之后不要恃才傲物,不知节制,富贵而骄会自取祸患,引导人知进退,莫把持,避锋芒。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6 08:55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解:精神和形体合一,能永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柔和温顺,能像婴儿一样地纯真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使心灵回复光明澄澈而毫无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变化相接触,能守静吗?大彻大悟能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已能,导引万物而不视已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了。

      拓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但是我们可以按照老子给我们指明的修炼心境的方法来修炼自己。

      把“静观”、“玄览”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里,都离不开“无为”这一指导原则,而修身是达到“无为”的必由之路。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7 06:47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以之以为用。

译解:用三十根辐条集中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作用(否则车毂无处安插,车也不能动了)。
      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都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拓展:做人要把自己“倒空”,不要眼里心里都是自己,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多么聪明,要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千万不要做志大才疏的人。脚踏实地地做事情,虚怀若谷地学知识,总是没有错的。
      [
      color=Blue]老子提醒人们不应只注重“实有”的作用,“虚无”同样也有其功效,事物的对立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7 07:16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解: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至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至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至味觉丧失,食不知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至心神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稀有贵重之财物,终至行伤德坏,身败名裂。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
拓展: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我们应当学会“去彼取此”,努力积累知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去做物欲的奴隶。

      老子再次指出物欲文明的弊害之处,呼吁人们摒弃过度的物质生活,持守内心的清淡定足。还能让我们为之震撼的是,两千余年前的老子,却知今日都市文明生活的糜烂过度,而穿越时空给我们以警示。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10 09:01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解: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拓展: 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10 16:36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解: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拓展: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10 16:47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解: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本章里“蔽而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这样,含义就迥然相异,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后者则是安于陈旧,不求新成的意思。本书取“蔽而新成”,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拓展: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10 16:58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解: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拓展: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0 13:11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解:太古之时(治理天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晚一些的统治者(以德教化民,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晚一些的统治者(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人民畏惧他;近时的统治者(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相信他。悠然而不轻易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因人因人办成,(人民却不知道这是统治者的功劳)老百姓都说我原本就如此。

       拓展: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老子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希望主政者要有质朴的修养,而且要深知其为民服务的使命,反对主政者以发号施令等形式、刑治国家。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0 13:25
《道德经》经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同,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解:大道废弛,仁义才显现;随着智巧的出现,才产生了伪诈;家庭不和睦,才有人提倡父慈子孝;国家陷于混乱,才显出忠臣。

       拓展: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承,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相当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指出一个社会彰显某种美德,正是因为它的缺失,呼吁领导者要用“无为之治”教化人民于无形之中。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7:43
道德经所含至理是站在一定高度之上的概括。可以叫这种形式为压缩式。他说一。抱一是天下式。因为抱一,可以挂万理。这就是压缩模式之原形。

    那时器具稀,所以书者,简约为章。  由其经理,更是抱一而十三。
如西方人论理,则较详细。心,物,二理,早在千年前便有。西方人发现了,便扩张开来,长篇而论,详尽而又独树。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7:49
西方人虽然长篇而罗索却远不如我国论理之宏观,是因我中华,早就懂得,数码,压缩。  如心理 与物理。我国之研究并不比外国少。

如武功一术,便含尽此二理。只是我们表现形式不一。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7:56
唯有拓开观念,横观纵伸。   其实我们将反过来能更深的认识,道德经这本书。
当我们环游一周。反将回来时,你会发现,所容之道,这里尽容。只是他是那样的简约。
比如心, 心理要用尽笔墨也道之不尽。物,用尽纸张也容之不全。我们的周易,就具有这样的数码压缩功能。

这种要术,叫科技。

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叫物质。物质是混合而成。其理叫物理,其分,叫化学。

今天我们所有的科技来源,就是从这简约中一一解压出来的。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00
认识道德经,就能认识大道。他就是周易。他就是我们梦中的盘古之数。认识周易的运动模式,将会继续解解压出我们未能知道的自然之秘。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04
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生四象。四像化八卦。八八无穷。九九归一。  这是一种科学运转形式。

我们的武功当然不须要了解这么多。所以尽可能的简化他。必要时,可以回避。因为没有必要这么复杂。

一个人所要求的东西非常的简约。要武功,只懂些心物二理也就罢了。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06
但是道德经所述者,是周易,周易所述者 是周礼。周礼所述者,是圆周律。他们统叫《盘古》。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10
对于习武者而方,懂得修身养生之大义,明白格守之本份,也就是了。如果要一个平常人,没完没了的去学周易这种没有边沿的东西,有越拉越远的危险。所以今天有不少人其实反对复杂化,而归于有形,有物,有理。而矩于行徒。其实就己经不错了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12
关于道德经,很多人还有很感兴趣的。我也是。所以不论谁来做解,只要深刻而有心。就是言之有物。我深表赞同。
多谢红叶老师兄。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4-8-10 18:17
祝老师兄快乐。出更多的心解。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1 08:15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解: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益处;弃绝伪诈,人民反而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自然就绝迹。(智辩、伪诈、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

       拓展:人和人之间应该尽量去掉伪装与面具。当一个人真正尊敬和佩服另一个人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低下头表示尊重。这不而要礼节的束缚,这是人最本质的表现。

       化敌为友者的广阔胸怀,能承担整个世界。老子提醒为政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是治理国家的良策。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1 09:22
《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解:弃绝学问知识,可以使人无忧。应诺和呵声,相差有多远?善良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精神包含广远而没有边际。世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又如同在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唯独我淡泊宁静,无动于衷,就像不如嬉笑的婴儿;又是那样的憔悴,好像无家可归的游子。世人都似有用不尽的才智和能力,唯有我好像匮乏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是那样的混沌。世人光辉自炫,唯独我昏昏昧昧;世人都那么清楚精明,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我恬淡宁静,好像大海一样的寂寥广阔;好像大风一样逸没有止境。世人好像皆有所用,皆有所为,唯独我愚钝鄙陋。我与世人不同,是因为我(看重内心的生活,抱住人身的本源)一心以得道为贵啊!

       拓展:老子思想深刻而有创见,很难被当时世俗之人所理解。这一章,老子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无能、糊涂,其实是正话反说,是在反讽世人的浅薄、庸俗、自大。最后一句点出了主题,说出他和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得道为贵。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老子通过对自己的一翻谦逊之词,反衬托出了与其他人世俗价值取向的不同,突显了其对精神的高度追求。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2 10:50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解:大德的样态,随着道为转移。道这个东西,是那样的恍恍惚惚,说无又有,说实又虚。在这恍惚之中,它又具备了宇宙的形象;在这恍惚之中,它又涵盖了天地万物。它是那样的深远幽昧,可是其中却具有一切生命物质的原理与原质,这原理与原质是非常真实可信的。从古至今,道一直存在,它的名字永不消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我如何知道万物的本始情形呢?由道而知。

       拓展:这一章老子用作诗的手法,绚丽的辞章,集中描绘了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无形无象,但万事万物都由它而生的,确实存在的“道”的显现。

       本章老子用诗的语言,歌的韵律,绚丽的辞藻集中描述了“道”的品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2 11:18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劲;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解: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圣人坚守“道”的原则来行事。不炫耀自己有多能耐,反而能够明达;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显赫;不自己夸耀,反而能显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反能保全”的话,哪里是空话呢?能够做到这些,道亦会归向他了。

       拓展:正像人们今天常说的“贪多嚼不烂”一样,老子拟提倡的曲全、不争等,最终目的还是在保全人的生命及德行。

       卓越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老子用辩证的思想,展示了其分析、观察事物的能力,晓喻人们事物正反两面的依存关系。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3 13:08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德,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解:少发政令是合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这些是谁在主宰呢?是天地(也就是自然)。天地都不能永久不变,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能和道融为一体,从事于德的人,就能和德融为一体,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诚心不足,就不能取信于道和德。

       拓展: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被迫揭竿而起。综观历史上的短命王朝,大多是横征暴敛,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的教训,今人是应该记取的。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老子倡导为政者以顺乎自然的“无为而治”去治理国家,只要相信“道”,就会得到“道”,“只要不信任何别人,肯定有不信任的事发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3 13:30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解:踮起脚跟是站立不稳的,跨大步前进的反而走不远。固执已见的反而不能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反而不能建功,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简直是多余无用的东西,谁都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拓展:此章老子教人用辩证的观点观察社会,指导生活。一味冒进反而不如谨慎小心,高调行事反而不如低调做人。要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要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看清自己,量力而为。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子教导要用辩证的观点观察,指导生活,以贯彻他的“贵柔”的哲学思想。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