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学习王安平老师(论“五形功法”)重点选段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0:27
标题:
学习王安平老师(论“五形功法”)重点选段
浑圆功的“五形功法”为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8项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五形功是王安平老师早年在北京跟斌魁老师学得单手操,五形功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形态编制的动功式子。是浑圆功的基础动功。
1、鹤形:
两脚自然站立,两手臂在身体左右两侧,五指张开,臂与肋之间有一拳头距离。
抬右腿向前迈步,脚起要平。右脚(左脚一样),向前迈步时要缓慢,当脚 向前运动距后跟有一脚长的距离时,脚尖缓缓落地。待前脚全落后,身体重心慢慢向前移,当身体重心移至右腿时,左脚缓缓提起。然后徐徐前行,两腿脚交互前进。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0:41
要点:⑴、两腿脚向前交替运动时要缓慢松柔。
⑵、迈腿走步先提胯。
⑶、脚掌起落要平。
⑷、当右脚落地时要向右侧一边落。距后脚直前中心线15-20厘米,两脚运行路线如同火车左右两道铁轨一样。
⑸、每一分钟要求走4-6步,越慢越好。
意念:踏雪蹚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0:52
鹤飞行: 其它动作如常,把下垂的两臂抬起,与肩平高,两臂平伸掌心朝下,两胳臂随着身体提落而上下缓慢摆动。
意念: 想象鹤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神态。
功能:⑴、长期坚持锻炼可以达到身动如鹤飞的效果。这是武林高手必修的功夫。
⑵、治疗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有特效。
⑶、长期坚持锻炼,人到老年可以保持运动平衡能力,延缓腿部机能的衰退。这是增长腿功的修炼方法。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1:17
2、猴形: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五指尖撮合向前向上平举,高不过肩。身体重心向左(向右一样)移至左脚,左腿屈膝下蹲、右脚尖点地,脚跟提起,右手放在右膝上方,左手提至左耳外侧,身体向右方移动,两眼向右后方看。上式不停,身体重心由左腿左脚慢慢移至右腿右脚,右脚跟落地,左脚跟提起,左手下落放至左膝上方,右手提至右耳外侧,同时身体向左后方转动,头眼向左后方转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1:31
行步功:
接上式,当身体、头部向左后方转到不能转的角度时慢慢地转回来,身体重心仍然在右腿右脚上,身体缓慢地提起,左腿左脚也随之向前迈出半步落下。上动不停,当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左脚时,右腿右脚随之跟上,右脚和左腿并拢后徐徐向右后方落下,右脚尖点地,右脚跟提起,身体向右后方移动,右手落放在右大腿的上方,左手同时由下提起放在左耳外侧。当这个动作完成后,身体提起,重心仍然在左腿左脚上,右脚右腿向前方迈出半步落下,身体重心缓慢移至右腿右脚,同时左腿左脚向右腿右脚靠拢,向左前方徐徐落下,左脚尖点地,脚后跟提起,完成向左转体的动作。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26 11:59
意念:
两手和两脚之间如系二根橡皮筋。
要求:
⑴、当身体下坐时两腿弯曲尽量大些,锻炼两腿的支撑力。
⑵、要做到轻柔为主。
⑶、当动作熟练后,身体上起下落左右转动要自由大方舒展。
功能:
⑴、长期坚持锻炼对自由搏击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⑵、长期坚持锻炼对于治疗各种眼病(近视、远视、老化、白内障、青光眼)、全身关节炎、颈椎增生、颈椎肥大效果好。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2
3、熊形:
浑圆桩自然站立,两手掌从抱球式改变为半握拳式,高不过肩,两手臂弯曲,身向左转,右拳前伸(两拳面朝前),眼向前平视。上式不停,身向右转,左拳前伸,两拳交替反复进行(拳向前伸出时,大小臂不要伸直,两拳相距既不超过肩,也不小于一个拳头)。原地熊形熟练以后,再练习行进中的熊形。当身体向左边转动伸出右拳时,右腿随之提胯前行;当右脚落地重心移到右腿时,左拳左腿随之向右前方转动前行。如此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4
注意:左右脚向前行动时是慢碎步,不可大步亦不可快步。意念运动时犹如黑熊一样摇晃而行。
熊形对肠胃病、肝病、腹胀胸闷、消化不良、坐骨神经痛、压缩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骨质增生等慢性病有良好疗效。熊形是五种操拳的基础,如炮拳、钻拳、圈拳、栽拳、崩拳等,都无不出自于以养生操为表象的熊形。用之于养生治病它是文雅的,用之于散手搏击它是凶猛的。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5
4、虎扑:
两脚丁八步自然站立,左脚或右脚在前均可。全身重量三分在前脚,七分在后脚。站好后,两手从身体两侧缓慢向前向上抬至与眼平高,两手略宽于肩,两掌心向前,要求前脚尖、心口、鼻子三点成一线。两手抬起后向前下方拍击(拍击略低于肩高),尔后两手臂继续抬起与眼平高,再向前下方拍击,如此反复进行。原地虎扑练熟后,可练习行进中的虎扑。动起来后,在两臂向下拍打的同时,前脚向前移动,后脚随之紧跟。一前一后,反复进行。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7
注意:向前拍击时两臂不要伸直,前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两臂向前拍击重心前移时,后脚跟不应离开地面。拍击时,两掌手指应微微张开,拍击至终点时两手指全部张开(亦可在运动中半握拳向前拍击)。两手臂向上抬起时,两胯也应随之提起。两脚向前移动时,步子不要大,落脚应先脚尖点地,两脚起落要平。
意念两手及小臂向下拍击时,如同拍一个大气球,拍出去,拉回来,要有猛虎扑食的威风。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7
虎扑可扩大肺活量,对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肺气肿、肺炎、肺结核、肩周炎、关节炎等慢性病均有明显疗效。虎扑似猫扑鼠,快如闪电。此式进退伸缩,合而为一,利用人体之重心,以步取人,以身带掌(手与小臂同用),以上下起落劲为根本,加上站桩所获取的深厚功力,身手齐动,多变多用,具有很强的技击威力,是散手实战中随意快速进击对手的方法之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19
5、 蛇形:
丁八步自然站立,如左脚在前,左手半握拳抬至左腿上方,高不过肩,前伸不超过脚尖,拳眼朝上,大拇指指向前方。右手五指微握,放于胸前。左手腕向右,身体向左;右手腕向左,身体向右。反复练习后再换成右脚在前,右手半握拳抬至右腿上方练习。应左右反复交替练习。上述姿式不变,配合滑行步练习。如左脚在前,当左手腕向右的同时左脚向前移动,步子不宜大,右脚随之跟进。后退时,先退右脚,即在左手腕向右边摆动的同时退右脚。反之,右脚在前亦如左脚在前一样练习。可左右反复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0
意念想象自己犹如灵蛇一般游动。蛇形对肠胃病、贫血、风湿性关节炎、妇科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颈椎病等慢性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蛇形是五形动功中练习难度较大的一形,此形可练习全身的协调性,练得纯熟自如以后,对提高推手、散手的水平大有帮助。许多高级武功,如惊力、惊抖力、惊弹力、左右横力等均出自蛇形。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1
注意:动起来应以腰的转动来带动手的运动;前手半握拳的左右摆动幅度应以鼻子为中心,不要超过自己的面部;向前行进以脚尖先点地,向后退以脚后跟先落地。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2
在练习时,五形动功做得越松柔自然,发力就越爆,越脆。如果说,站桩是练习神、意、形的高度合一,那么五形动功则是练习在桩功合一下的高度协调。这种动静结合到了高级阶段,便无形无意,彻底恢复了人的本能,也即由松达到柔,由柔达到虚,由虚达到灵。灵者,本能也。在练习五形动功时,首先要学准姿式,祖国医学认为:“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3
练习动功的要领:
(1)意,练动功要有意念。
(2)慢,动功速度要慢要匀。慢,可以消除大脑、心脏的紧张,以便在轻松自然中得到休息。所以,在做动功时,心跳不加速,脑袋不充血,神经不紧张。以这三项为前提,达到养生治病、健康长寿的功效。从武功上来说,慢,可使动作上下协调,周身一致,减少消耗,增加补充,使功夫向深度发展。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4
(3)松,做动功时,大脑要放松,肌肉要放松。动作僵硬,根在思想(紧张)。我们之所以强调松,目的有两个,一是为治病健身,二是为技击自卫。前者以松达静,通过思想放松和肌肉放松,去消除精神与身体的紧张(一个人若长期处在紧张状态,易患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精神病),增进新陈代谢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减缓衰老进程,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后者如想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内力释放出来,那就必须尽量放松四肢,松开全身之力的闸门(即人体的每个关节),使气血畅通,为内力释放开辟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以便发挥出惊人的技击威力。这正如王芗斋先生所说:“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畅,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心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憋。”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4
(4)整,所谓整,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神经、肌肉、骨骼的全面锻炼,整体锻炼。另外,在练习五形动功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金龟出水”试力当作辅助功来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9
练习时,浑圆桩姿势站立,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抱球状与肩平,手心朝下,十指微张,尔后双手缓缓提起,如搭在一个水中之大气球上,身体慢慢往下沉坐,手臂仍保持在意念中的水面大气球上,身体和头部从右手臂内侧下沉,斜向左手臂内侧上浮而拔起,头部缓慢浮出意念中的水面,回到原状后,再作沉与浮的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29
此式可左右交替练习。简而言之,就是:手上举,身下沉;手左去,身右来;身右来,手左去;手下按,身上拔。练习时,要目随意走,手底留痕。在上下、左右、前后以头部领着上体作圆形运动中,手臂始终保持在意念中的水面上,在两手向下推按的同时,身体要有向上伸拔之意,使身体各部位同时得到收蓄放长的锻炼。这样,身体便会形成一种波浪力。由这种上下拔长而荡起的纵形波浪力,再借双手左右圆撑之势,就能使纵形波浪力中又带出了横形波浪力。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1
在练习“金龟出水”试力时,要注意以头带身,据科学验证,头部活动和寿命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自然界的鹤、蛇的头部活动范围可达360°,它们可以活到发育期的10倍以上,而人类的头部活动幅度仅有90°,只能活到发育期的3倍左右。因此,学会鹤、蛇的头部转动可达脑体交替、上下交替、左右交替、前后交替之效,可使人的思维敏捷,关节灵活,并防治中风、颈椎、脊椎和腰腿等慢性疾病,常练此式可健康长寿。
再者,练习此式还有助于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及柔化力(此式内含撑、抱、推、托、按、偏等多种劲力),高妙的左右幻影等技法亦在其中。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4
浑圆内功初级入门之六节动
能坚持练习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更重要的能为下一部的武功打好基础。
注意:不管你炼那一节时,就只想那一节就行,其它部位不用管,体外假想温水的意念占三分,内感“麻,热,胀”的意念占七分,当各关节都有感应就可以了。坚持练习会让你体悟到人体内部世界的奥妙无穷,很快就能体察到麻,热,胀三者变化的关系,会使你感悟到生命运动的内在的意义。
另外,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禁止在无老师对面指点的情况下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4
首先,第一节(手指尖至腕关节)浑圆桩式站好,基本要领是自然站立,两膝微曲,自然呼吸,眼微闭,意念“麻,热,胀”。同时假想两手之间有如一根橡皮盘,在两手同时向两侧微拉并有皮筋的拉力感时,身体再慢慢向前弯腰,程鞠躬状;在身体向前弯曲的同时,假想两手放入温水中,待两手有如放在温水中以后,身体在慢慢起来,程浑圆式。如此进行3—5分钟,待手上有了麻,热,胀的其中一种即可。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5
第二节(腕关节至肘关节)浑圆桩式时,身体向左右歪斜,当身体向左侧歪的同时,假想第二关节放入水中,同时想左臂的外侧,向上起时想内侧,待左臂有了感应以后,身体再向右歪,同时想右臂的外侧,向上起时想右臂的内侧,当两臂都有了感应以后,我们就可以由左右歪斜大幅度的慢动变为微动。以至在不动中也有感应,即为第二节通。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6
第三节(肘关节至肩关节)练习此关节,运行是左右旋转的,向左旋转时,想左臂的外侧,回转时想内侧,待左臂有了感应后;身体再向右旋转,同时想右臂的外侧,回转时想内侧如此反复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7
第四节(脖子至胯关节)动作是整个上半身前后慢慢地晃动,同时,假想身体向前时,前面有温水的阻力,向后时右侧有温水的阻力,3—5分钟后,身体由大动变为小动,再由小动逐渐变成微动,如此反复练习。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7-31 04:38
第五节(胯关节至膝关节)练习此关节,身体微微下蹲,在微蹲的同时,假想两大腿放入温水中,而在下蹲时感觉大腿的后侧上起时感觉大腿的前侧,如此反复练习。也可在静中意念此关节如站在温泉中,想象麻,热,胀的感觉。
第六节(膝关节至脚关节)练习此关节时,只要守住膝盖以下,找到身体的重心点,几分钟就会有感应。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 10:23
王安平先生认为,对浑圆功来说,桩功是根本,试力为关键;五形动功的试力,是练习浑圆功的必由之路。由于一般人总是好动不好静,只练桩功似乎太呆板,站后老想动一动,尤其是疾病消失、身体康复了,身上有一股劲,不动就憋得慌。实践证明,只要动得合理,静功和动功的有机结合,对治疗疾病、增强体质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 10:24
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五形动功,即:虎扑,可锻炼力量,扩张肺气功能;熊晃,锻炼肩、腰、胯关节,舒肝解气;猴转,锻炼活泼灵敏,活腰壮肾;蛇动,锻炼上下协调,左右相应,舒展筋骨;鹤飞,锻炼平衡,增强心肺功能。浑圆功的五形动功,应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完全像不可能,也不必要,以似像非像为佳。五形动功,是一项内外均练的动功。运动起来,体内的心、肝、脾、肺、肾,体外的手、眼、身、腿、步同时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始终要求以身动为主,身动又要以腰动为主,以腰带动身,带动臂腿,带动手脚,做到身手齐动,周身一家。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 10:26
五形动功要求周身放松,动中求静,动起来速度不要快,越慢越好,越松柔越好;动起来用意不用力(即在思想平静中,体会麻、热、胀在体内的动态,以及身体外部的反应),好像自己如儿童一般在做游戏,无拘无束,天真逍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 17:09
在练习时,五形动功做得越松柔自然,发力就越爆,越脆。如果说,站桩是练习神、意、形的高度合一,那么五形动功则是练习在桩功合一下的高度协调。这种动静结合到了高级阶段,便无形无意,彻底恢复了人的本能,也即由松达到柔,由柔达到虚,由虚达到灵。灵者,本能也。在练习五形动功时,首先要学准姿式,祖国医学认为:“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