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巧治“夏季病”,这些民间妙方靠谱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3:01
标题: 巧治“夏季病”,这些民间妙方靠谱
       进入伏天后,一些夏天的常见病也接踵而来。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远离疾病的侵扰呢?对于民间盛传的治疗夏季病的小妙方,不防看看专家怎么说。
       太阳晒伤,敷南瓜皮    夏日阳光暴晒往往使许多人患上日光性皮炎,可将南瓜的黄色皮洗净,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敷3-5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一般连续一周左右就能有效果。
      点评:一方面是因为南瓜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外敷可以止痒抗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南瓜性甘平,归脾、肺二经,而肺主皮毛,因此南瓜,特别是南瓜皮,有滋养皮肤、修复受损肤质的功效。
       针对日光性皮炎,还可以将西瓜皮与南瓜皮交替敷于患处。因为西瓜皮也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对日光照射造成的热刺激特别有效,能够镇定皮肤,缓解晒伤,与南瓜皮相辅相成,两者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3:20
       腹泻,用枣树皮煎水    夏季许多人会因饮食不当出现腹泻,可用多年生长的枣树皮100克-150克,洗净,加适量清水煮30分钟,约200毫升液,一次服下,连服三次。
       点评:枣树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中指出,其一般用于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等。对于痢疾、肠炎、慢性气管炎、目昏不明、烧汤伤、外伤出血等均有疗效。民间还有类似的治疗茵痢、肠炎的方法:取老枣树皮,除去泥垢,研成细粉,每日冲服3次。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4:39
       吃海鲜胃寒,喝紫苏水    许多人吃完海鲜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可用苏叶、苏梗、苏子各5克,放在锅内,加一碗水,煮开,温热服下。
       点评:紫苏叶主要的用途为发汗驱寒,治疗风寒性感冒;苏梗是安胃的,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螃蟹等海鲜性寒,肠胃不好的人吃太多很容易受凉,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方具有一定的效果。为了确保不刺激肠胃,在吃海鲜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吃点姜。如果吃完海鲜受凉,最好的方法是将姜剁细,再放入少许红糖,用开水冲服,肠胃虚寒的人也可以用此法调理。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4:51
       胃部不适,吃点炒蛋壳    胃部不适时可吃点炒蛋壳。将蛋壳洗净、打细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炒黄(不能焦),然后研末,研得越细越好。用白开水送服,每天2-3次,每次3-5克,见效后用量逐减。
       点评: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有抑酸作用,研成的粉末进入胃部覆盖在炎症或溃疡表面,可降低胃酸浓度,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蛋壳的内膜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据文献记载,清代和近代的许多名中医都喜欢以此为药引,处方名为凤凰衣。在治疗胃病的中药里,煎药时加一两个凤凰衣为药引子,可以增加疗效。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5:07
       膝盖疼,自制小药包    夏季空调吹久了,有膝盖痛的患者容易旧病复发,可将生花椒2两碾碎,鲜姜10 片切碎,大葱6根,取葱白3寸处切碎。将这三种材料混合拌匀后,装进布袋内摊平,置于膝盖疼痛处,并在药袋上放一个热水袋,热敷。每天早晚各一次,每袋可用七天。
       点评:这种方法确实可以缓解膝痛,但需要根据病情来使用,该方只限于寒性膝痛者使用。因为这三种“药”都具有补阳散寒的作用,寒性膝痛多为阳性不足所致。如果为热性膝痛则会适得其反。判断是否为寒性膝痛的标准是,平时伴有手足不温、发凉,喜吃热性食物的特点。





                                                                                                摘自《京华时报》
作者: 幸运熊    时间: 2014-8-18 15:16
红叶前辈辛苦了!好帖收藏了

作者: 浑圆修真    时间: 2014-8-18 16:12
很好的善知识,辛苦红叶师兄了,向您致敬!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7:02
石榴皮治久泻
       一年夏天,朱丹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的书友肚腹疼痛,久泻不止。丹溪翁诊脉后给他开了一贴中药,服后不见好转。复诊后又给他开了三剂,服后还是泻泄不止。朱丹溪还没遇到这么棘手的病例,束手无策。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7:29
       这位书友无奈,即到朱丹溪的学生戴思恭处求医,戴思恭接过老师的处方仔细查看,又观舌切脉,详细寻问病情,然后对患者说:“先生的遗方用药无可挑剔,晚生认为欲止泻泄,可加上石榴皮三钱,不妨一试。”这位书友按处方抓药三付,服后腹泻霍然而止,不日痊愈。
       丹溪看罢处方后说道:“这味石榴皮添的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7:59
       石榴皮    又称石榴壳、西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有涩肠止泻的功效。
       石榴皮性温,味酸涩,入大肠经、肾经,含有鞣质、石榴碱、苹果酸、黏液质、糖、异槲皮苷及草酸钙等成分,具有涩肠止泻、止血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虫积腹痛、滑精、崩漏带下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榴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多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18 18:15
       应用:   
       1、治久泻久痢、肠炎、菌痢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等症:取鲜石榴皮1000克(干品500克),洗净加水煎煮 2 次,每次煎 30 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药液混均,用文火浓缩成膏,加入蜂蜜300克,搅匀至沸停火,晾凉后装瓶备用。白开水冲服,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2、治消化不良:鲜石榴皮50克,鲜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捣烂为泥状,敷于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3、水火烧烫伤:石榴皮、藕节炭研细末,混均。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摘自《保健养生指南》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13
       石榴皮的应用:   
       1、治久泻久痢、肠炎、菌痢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等症:     取鲜石榴皮1000克(干品500克),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煎药液混均,用文火浓缩成膏,加入蜂蜜300克,搅匀至沸停火,晾凉后装瓶备用。白开水冲服,每次数10毫升,每日2-3次。
       2、治消化不良:  鲜石榴皮50克,鲜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捣烂为泥状,敷于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3、水火烫烧伤: 石榴皮、藕节炭研细末,混匀。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摘自《保健养生指南》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28
夏季能防暑的各种小妙方
       由于夏季的高温天气,常常导致一些体弱多病的人群中暑,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夏日防暑宝典帮你远离中暑,清凉一夏。
       防暑宝典之“防二邪、防贪凉”   
       一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 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二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二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0
        二要防湿邪:  “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就这样,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跟关节炎等句号。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原文:奇丽女性网 www.71lady.com

        防范措施:  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俺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行的意思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养生人士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2
       三要防贪凉: 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但夏天乘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就像如果过度贪凉则容易生病,轻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胃肠病,重者会患皮肤病跟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儿童的发病情况更加明显。

       防范措施: 应注重几个方面: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时间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最好关闭空调;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要站起来活动四肢跟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跟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冷气环境里。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6
防暑宝典之调整好情绪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非常明显。据有关专家介绍,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心理疾病困扰着,有16%的正常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

       专家们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而精神病学家的研究也发现,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自虐的几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当环境气温低于30度,日照时间低于12小时时,情感障碍症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减少。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7
       据测算,如今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的发现情绪跟行为异常。还有专家解释说,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饮食缺乏有关。因为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跟食欲不好,使得身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进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产生情绪跟行为方面的异常。因此,在酷暑难耐的盛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做好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8
防暑宝典之不是天气越热才越容易中暑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持人体的恒温,身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余热必须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形式排出体外,使体温跟外界的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气温升高,以传导和辐射方法散热减少,汗液蒸发的散热将逐渐增加。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余热的三分之二将通过汗液蒸发排出。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汗液排泄难度增加,人的体温调节系统不能完成调节功能,这时人就会中暑。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39
       中暑的发生不仅跟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诱发因素很非常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二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湿度小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句号。据实验研究,导致中暑发生的气象条件为:相对湿度85%,气温30~31℃;相对湿度50%,气温38℃;相对湿度30%,气温40℃。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40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高温天气,如果你感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你可能就中暑了。中暑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增加也会导致中暑。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42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多饮水: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44
       饮食: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45
       外出: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46
       睡眠: 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本文出自:奇丽女性 网 http://www.71lady.com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57
夏季防止风湿病的小妙招
       现在很多人都对风湿与类风湿的概念很混淆。首先,风湿性疾病泛指以关节、肌肉、骨骼、肌腱、韧带、神经疼痛为共同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它包括100余种疾病,其中常见的就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以,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属于风湿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0:58
       谈风湿不色变
       中医认为,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欧亚龙称,要有效预防风湿病,首先不要受凉感冒,并且注意增强体质,不能太疲劳;另外,居住环境不能太潮湿,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在饮食上则要少吃太油腻的食物;最后就是对风湿病的危害要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要认为它是小病,就不用治疗,也不能到了“谈风湿而色变”的地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1:01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方法:
       (1) 避免湿邪:湿邪是容易造成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对与起居生活环境,要住以避免潮湿阴冷。
       (2) 积极心态:有句话叫做心态能决定一切,预防风湿性关节炎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态度,会给你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环境。
       (3) 身体锻炼:锻炼身体是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最好方法,几乎在所有的疾病中时常锻炼身体的人患病率总是比不锻炼身体的低很多。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1:02
       风湿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加重风湿病症的食物风湿患者一定要戒食,避免病情恶化造成严重的健康后果。在日常饮食中,猪牛羊肉、柑橘可加重风湿病症,所以风湿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研究证明,猪牛羊肉等“红肉”可加重风湿症状,可能其中含有容易引起关节发炎的物质。风湿患者可以吃些“白肉”如鱼虾类、禽类等。柑橘类水果也已被证明,会加重风湿的症状。而蜂王浆、蜂蜜、蒜类等食物可以缓解风湿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和肿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3 21:04
       风湿患者在多雨的季节也要通过调整饮食来积极预防病痛的加重,这对于日常保健是非常有益的,患者在阴雨绵绵的季节可多食萝卜、米仁、玉米、扁豆等化湿的食物,可改善病情。此外,风湿病大多侵犯骨关节,而中医认为,肾主骨,多吃芝麻、核桃等补肾食品对风湿病也有利。




据:http://gk.39.net/a/130702/4199216.html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23
夏季防治“空调病”针灸专家来支招
           炎炎夏日,人们在享受空调带来凉爽的同时,最怕因贪凉而引发身体上的多种不适,如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咳嗽气喘、痰凝气滞等“空调病”。且夏季暑热与湿邪同时出现,若不及时清热除湿,又容易出现长痘,易患皮肤、肝胆及颈肩腰膝酸困疼痛等症状。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26
       艾灸大椎穴
       大椎,俯伏或正坐时头略前倾,于后正中线上,第6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五劳虚损、中暑、霍乱、呕吐、风疹等症,灸上可疏风散寒,解暑除湿,同时能旺盛血液循环,使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增强身体抵抗力。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27
       在有空调的环境中久留后,可艾灸大椎穴,由家人辅助,手持点燃的艾条,垂直悬距皮肤表面3~4cm处,使皮肤感到温热不烫为宜,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即可。

       若大家工作繁忙或有其他因素不方便艾灸,还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29
       煎服“紫苏”水
      
       据本草经记载,紫苏,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清痰利肺、通心经、益脾胃的功效,可温中散寒、开胃下食、润肠通便,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心腹胀满等症状,且还有解鱼虾蟹毒的作用。又经现代科学研究,紫苏有增强记忆、抗菌抗癌等药理作用,含维生素B、氨基酸及挥发油等成分(其中所含挥发油有缓和的解热作用,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32
       吹过空调后,可煎服“紫苏”水,一人一天3-5g煮水,不宜久煎(水开后20分钟即可,服500ml左右)。切记,热汤服用。“紫苏”水是夏季饮用佳品,服过发汗后会顿觉身心舒畅。

       (注:“紫苏”水因人而异,虚寒泄泻者尤忌,且应适量饮用,不可贪多或长期服用。)




供稿:张碧波中医门诊部
       在这里向大家推介由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针灸大师张碧波的弟子们所整理的两种夏季防治“空调病”及防暑湿浸体的行之有效的验方,供大家体验。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49
防治夏季常见皮肤病
            
       夏日来临,不少MM换上今季流行衣裳,可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看。原因在于MM的脖子、背部、腰部等部位生出一个个讨厌的痘痘、红斑、水痘等,有的由于抓痒常可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出现皮肤渗液、糜烂、结痂。后背还有生完“痘痘”留下来的痕迹。为此,舒肤佳家庭卫生研究院针对消费者对健康肌肤的认识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常见的皮肤问题给85%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但当被问及他们认为的健康肌肤的标准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肌肤细腻柔滑、有弹性,而“肌肤清洁,没有细菌滋生和感染”仅列第四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4 15:51
       热痱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白痱、红痱、脓痱三种,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防治 平时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折部位。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0
湿疹
  
       炎热引起湿疹的发作或加重,开始可能只是单纯的汗液积留于皮肤表层内,形成痱子,接着引起皮肤发红、发痒发炎反应,再经抓搔不当处理,引起皮肤湿疹变化,甚至造成二度病菌感染,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湿疹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如穿着闷不通风的衣服、肥胖者、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空调排气不佳等,汗液滞留刺激皮肤,造成许多继发的炎症反应。

  防治 针对引起湿疹的原因,平时多注意环境及衣物的通风与舒适,并保持身体清洁干爽,不要过度肥胖,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病轻微时,有可能自行慢慢消失,若病情严重,则需找医师治疗,以免因皮肤发炎,发痒产生的困扰,影响工作及睡眠,甚至二度感染后增加治疗上的困难。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2
夏季皮炎
  天气多高温及高湿,很多人不注意防护,患上或轻或重的夏季皮炎,表现为皮肤上,尤其是在四肢伸侧、小腿深侧生出大片红斑,红斑上有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甚至丘疱疹,搔抓后出现较多线状抓痕、血痂,时间长了可皮肤粗糙、淡褐色素沉着、苔藓化。瘙痒明显,轻度灼热感。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气湿下降后或秋凉后多自然缓解或消退,一到夏天反复发生。

  防治 保持室内通风、散热措施得当,使室内温度、湿度适宜,衣服宜宽大、轻爽、吸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宜用清水外洗后用毛巾擦干。治疗上可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糖皮质激素霜剂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3
日光性皮炎
  日光过度曝晒皮肤,照射在皮肤暴露处,会引起手背、面部发红、肿胀,甚至发生水疱,伴有灼痛感。多见于皮肤白皙的人,对光敏感的肌体,或摄入敏感物质如某些食品或药物等而引发的。皮肤白皙的女性、皮肤娇嫩的幼儿较容易引起其皮肤损伤。好发部位在颜面、颈部及双手指等暴露部位。与日照射有明显关系,秋冬季可自行减轻。

  防治 避免在烈日下曝晒,尽可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活动;日光下外出时,要撑阳伞、戴宽边帽,还可涂搽防晒乳液。夏季皮炎是一种季节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夏季,至秋凉消失,反复发作,好发于四肢伸侧面,甚则延及全身,多呈对称性发作。症见每在夏季局部皮肤潮红,继则发出成片细小丘疹,瘙痒,抓破无水,可形成血痂。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5
细菌性毛囊炎
  本症系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其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时亦可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症的诱因。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l周痴脱而愈,但亦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亦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较多,但孤立散在,自觉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有头发的部位,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治疗  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2%碘酊外涂,亦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7
脓疱疮
  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尤以夏末秋初汗多闷热的天气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率占皮肤科门诊人数的5%左右,多见于2—7岁儿童。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可分为两型:   
    1.大疱性脓疱疮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初起为散在的水疱,在1—2d后水疱迅速增大到指头大或更大,水疱内容初呈黄色而清澈。经1d后,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的积脓现象,成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痴下脓液向周围溢出,在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成环状或链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impetigo circinata)。好发于面部、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8
       2.寻常性脓疱疮    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壁薄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与邻近皮损可互相融合。自觉痒,常因搔抓而不断将细菌接种到其它部位,发生新的皮疹。陈旧的结痂一般约6一10d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常并发淋巴结炎/发热及其它全身症状。此型多好发于颜面、口周(尤其口角部位)、鼻孔周围、耳廓以及四肢露出部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8-26 16:49
防治
  1.大力开展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
  2.患者要适当隔离,尤其集体单位,患儿接触过的衣服、毛巾及用具等,应予消毒。
  3.全身疗法  对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或体弱的婴幼儿应给予药敏试验敏
感性高的抗生素。
  4.局部疗法  对水疱或脓疮,用消毒针穿破,以无菌棉球吸取疱液,尽量避免疱液溢到正常皮肤上。可选用下列药物外搽:1%甲紫溶液,0.5%新霉素溶液,硫磺、炉甘石洗剂等。对脓痂较厚者,可外搽1%新霉素软膏或1%卡那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
  5.中医中药治疗  本病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治则为清热解毒,方以黄连解毒汤/消暑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也可内服市售中成药银黄片、牛黄消炎丸、解毒消炎丸等。
外用:鲜马齿莧、紫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任选一种,煎水外洗或冷湿敷,亦可用青黛散(青黛30g,煅石膏60g,滑石15g,黄相30 g,以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2—3次。



据《好大夫在线》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