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浑圆养生 长寿探秘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19
标题: 浑圆养生 长寿探秘
这些调料都是长寿高手
   
   调味料是日常家居生活的必需品,这些调味品不仅可以为美味食物锦上添花,在保健养生方面也是功不可没。
       花椒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是家居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花椒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椒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药理活性。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27
       芥末    芥末,辛热无毒,具有温中散寒、通利五脏、利膈开胃的作用,能利九窍、健胃消食等。芥末香辣味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之功,能增强人的食欲。它还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34
       生姜    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40
       食醋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本地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醋,这样既可以开胃增食,又可以抑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45
       迷迭香    多用于烤肉的调料。其叶有药用价值,可起促进消化的作用,刺激心跳和血液循环,但无副作用。可除臭、杀菌。缓解风湿疼痛,调节呼吸,加强神经系统等;可滋养头发,使头发变黑。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51
       八角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被中国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该医学原理认为其具有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09:57
       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性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汁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此外,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力。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01
       胡椒    胡椒是最常见的调味品,在餐桌上经常可见到它与盐放在一起。胡椒甚至可替代盐使用。胡椒特别适于肥胖的人食用,因为它有助于新陈代谢,还能起排气作用。刺激产生唾液、胃液和胰液,有助于消化高脂肪食品。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06
       辣椒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细胞的发生率。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12
       陈皮    陈皮气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等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腹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据《江南保健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24
       米饭“混搭”更营养    
       吃米饭,我们可用大米与其他 食物“混搭”,这样做出来的为饭,既营养又能治病,且方法简单,不妨一试。
       绿豆米饭清热毒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祛火的功效。上火常表现为口臭、牙龈出血、心烦、咽喉肿痛等,食用绿豆米饭,可有效消除上火症状。 方法:  取绿豆20克,浸泡3小时,与大米50克一起煮饭食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30
       红薯米饭通肠道    红薯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增强肠蠕动,起到通便排毒的作用,尤其对便秘、痔疮有很好的疗效。
       方法:  取红薯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大米50克,加水适量,煮熟食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36
       红豆米饭消腿肿    红豆又名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缓解体内水钠潴留,从而消除腿肿。
       方法:  取红豆30克,提前浸泡3小时,然后与大米50克同入锅煮熟食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42
       燕麦米饭降血脂    燕麦性平,味甘,有益脾胃、降血脂的功效。燕麦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能吸收胆固醇,并将其排出体外,减少胆固醇被肠道吸收的机会,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方法:取大米50克,燕麦20克,加水适量,煮熟食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0:47
       荞麦米饭控血糖    荞麦味甘,性凉,可以健脾胃、除湿热,其中所含铬能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谢,不仅降血糖,还能预防血糖过高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方法:  取大米50克,荞麦粒20克,加水适量,煮熟食用。




据《大众卫生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2:47
5 种常见鱼的食用禁忌
       鱼类虽然美味又健康,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鱼,殊不知,鱼也不是随便和什么食物烹饪在一起都可以吃的。
       鲤鱼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适宜水肿、浮肿、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忌口:  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应忌食;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狗肉、咸菜同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3:09
       鲫鱼    性味甘、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忌口:  不能与麦冬、沙参同用,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同食。阳虚体质和素有内热者不能食用,易生热而生疮疡者也忌食,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3:17
       鲢鱼    可温中补气、暖胃、润泽肌肤,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便溏、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产后脾胃气虚所致的少乳等症,
       忌口:  凡是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鲢鱼。另外,感冒发烧、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者、痛痒性皮肤病、荨麻疹、癣病患者都应忌食鲢鱼。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3:25
       草鱼    可以开胃、滋补,是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很适合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吃,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忌口:  不宜多吃,多吃则易发疮疡。另外,女性在经期食用草鱼容易产生疲倦感、出现水肿症状。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0 13:31
       黄花鱼    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忌口:  胃呆痰多者、哮喘病人、过敏体质者、体胖内热者应慎食。同时,黄花鱼不能与中药荆芥、荞麦一起吃,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据《美食天下》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02
益生菌:打造人体超强免疫力
       1899年,法国科学家Tissier分离出了一种神奇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因其末端分叉,故命名为“双岐杆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益生菌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研究发现,益生菌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压等多重功效,尤其是对肠胃效果神奇,它能有效阻断胃肠感染病源,快速杀灭致病菌,并且增强胃肠功能,提高胃肠免疫力。这些仅仅是其保健功效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本期专题将为你解开益生菌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12
       肠内舒适是免疫的基础    我们生活在充满了无数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的环境之中。尽管如此,我们却并不是总是生病。这是因为免疫力功能在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我们知道野生动物得了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说明动物肌体的自愈力相当强大。人体也具备这种功能,好多病菌一进入人体就被杀死了,胃液、肠道中的有益菌、人体中的白细胞、血液中具有杀菌能力的蛋白、呼吸道气管气管分泌液、肝脏分泌胆汁、健康的皮肤和黏膜、大小便的正常排泄等,都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20
       事实上,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做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70%以上是在肠道中,一般的病靠这些药就完全可以治愈。”
       现在,多数人都了解一点免疫功能方面的常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体内最大的免疫系统在肠道!肠内细菌在提高这类免疫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29
       益生菌对肠道的重要性    常言说:“病从口入”。如果一个人的肠道是健康的,肠内菌群平衡,那么从口而入的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使之无法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并很快就随大小便排出体外,自然不能致使人生病。
       更何况,人体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如肝脏、血液、淋巴系统等,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内菌群平衡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为为过。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36
       益生菌具有催化活跃淋巴球、巨噬细胞等细胞功能的催化免疫作用。这个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动物试验所证实了。根据这些试验,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当肠内的菌群益生菌占优势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死的菌体成分被肠道所吸收,从而刺激和提高免疫力。相反地,如果抑制免疫力度的有害菌变强的话,免疫力就会下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41
       健康的人肠内益生菌是占优势的状态。但是,虽然年龄的增加,益生菌会减少,肠内会出现偏向于韦尔斯菌等有害菌占优势的状态。老年人容易患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这种肠内菌群的变化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所致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适当的补充益生菌制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养一肚子好菌》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49
能制造维生素的益生菌
       维生素是被称之为“身体润滑油”的重要成分。维生素不足,人体内的各种机能就会低下。维生素中有能在体内合成的和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我们通过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
       通过对肠内菌群的研究,科学家弄清楚了,人的肠道内存在着能够制造维生素的菌。益生菌中的主要成分双岐杆菌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3:55
       双岐杆菌所制造的维生素,现在已经明确的是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尼古丁酸)、叶酸等B 族维生素。当然,大肠菌也有这个功能。但双岐杆菌在肠内的数量大,而且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强,是大肠菌的2-20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4:03
       相反,在肠内菌中也有破坏维生素的菌。被称之为酸胺分解产生菌,这种菌分解维生素B1.脚气就是因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疾病。当酸胺分解产生菌在肠内大量繁殖时,即使大量摄入维生素B1,也会出现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脚气。
       而且因维生素B12吸收不全还会而导致恶性贫血症。为什么会导致恶性贫血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现在有说服力的学说认为,是因肠内某种有害细菌摄取维生素B12所引起的。




据《疾病与营养》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8:40
《保生要录》:宋代皇帝的养生参考书
       蒲虔贯,宋代著名养生学家。他认为前人所著的一些养生书“拘忌太多,节目繁多,行者难之”,便编写了一本“其术简易,乘闲可行”的养生书《保生要录》。由于其所述内容切于实用,便被当时的皇帝作为了摄生颐养的参考书。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8:49
       该书分作八门类: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居住门、论药食门、果类、谷菜类、肉类。现摘取其中的精华,供读者参考——
       坚持活动身体    “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强调人体常欲小劳,诸如经常徒步走,不断运动肢体,常做按摩导引,吐故纳新,以求健体强身。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一切劳动和运动必须适度,否则欲益反损;二是贵在长期坚持,切忌急于求成或中途停止。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8:57
       增减衣服要慢    “寒欲渐着,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径,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衣服应该根据四季寒温变化逐渐增减,让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上半身各部位离心脏较近,温度不宜过高,当略微保持寒凉;下半身则易受寒邪侵袭,当时时注意保暖。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03
       饮食控制总量    饮食当以“温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总之要做到控制进食总量,保持食品的多样性。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11
       不可滥用金丹    古代帝王多有服食金丹以求长寿的做法,作为一本皇帝的养生参考书,蒲虔贯在其中很严肃地指出了滥服金丹等矿物药的危害性。他认为,金石类的矿物药药性剽悍,除了治急病少量服用外,根本不适合用来作养生保健药。年老体弱者服食,无法鼗毒素排出体外,最终必将深受其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19
       蒲虔贯还主张经常食用莲子粉、栗子粉、黑芝麻和葡萄浆等来养生保健。其中葡萄浆的做法很特别,如:葡萄熟时,先于根底着羊肉汁、米泔汁(淘米水)各一斗,如是经宿。拣熟者摘之,纳新白瓶中,令满稍实,密封石器,自然成浆。去渣饮之,味过醇酎,甚益人。




摘自《家庭医药》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42
名医樊正伦:顺应四时,适时进补。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古籍编辑室主任樊正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中医解决的是人体内在的环境,养生要顺应四时,并且就适时进补。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就是人法自然。与自然相适应、相和谐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疾病缠身。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46
       人和细菌要和谐共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这个环境不是纯之又纯的。如果我们到医院去做检查,可以发现从口腔到咽喉再到全身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和病毒。虽然这些细菌、病毒都存在,为什么人却不得病呢?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1 19:55
       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比较容易理解。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自然和谐的。大自然给予人生存的权利,同样也给予细菌生存的权利。这些细菌、病毒如果与人和谐共处,达种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但如果外受风寒暑湿燥等邪气影响,或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致使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予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5:28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5:37
       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5:47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巳的拿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5:56
       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08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巳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据《名人养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21
饭后八陋习是健康杀手
       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病症,生活中一些陋习,很可能成为你健康的致命“杀手”。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很多人把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话,依然当成饭后的享受。其实,这个举动虽图了一时之快,对健康却极为不利。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解释说,饭后胃肠蠕动加快,进食后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人体吸收烟中有害成分的能力大大提高,危害比平时大10倍。吸烟有害健康,任何时候都不鼓励吸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27
      陋习二:饭后饮浓茶
       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惯,但是茶水中大量的酸性物质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白白丢失。过半个小时后再喝,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36
       陋习三:饭后洗澡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则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最好先休息1-2个小时后,再洗澡。
       陋习四:饭后放松裤带
       吃太饱马上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减弱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致使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负荷量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吃饭别吃太撑,这样裤带就不会给腹部造成压力了。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43
       陋习五:饭后躺一躺
       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说的就是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
       陋习六:饭后散步
       饭后立即散步,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特别是老年人,会引发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建议饭后休息30分钟,待食物有所消化再活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2 06:52
       陋习七:饭后开车
       有调查显示,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饱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血液,容易造成大脑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适当休息30分钟后再开车最好。
       陋习八:饭后吃水果
       食物进入胃里需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被慢慢排入小肠。餐后马上吃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最好饭前吃水果,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





据《中老年人健康》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8:46
董昭“食淡”的养生之道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有云: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兵灾人祸,连年大荒。曹操奉令保驾,屯兵于洛阳城外。一日,汉献帝命正议郎董昭到曹营,请曹操入宫议事。曹操见董昭眉清目秀,精力充沛,暗想:今洛阳大荒,官僚军民都面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养得红光满面,气色如此好呢?便问道:“你的面容这样丰满,是如何调理的呢?”董昭说:“我没有其他办法,只是食淡三十年矣。”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8:53
       董昭“食淡”的养生之道,经过一千多年之后,已被现代医学家所证实,的确是延年益寿的调理要诀。
       众所周知,食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一旦缺盐,就会感到全身疲乏无力、头晕,甚至神志淡漠、呕吐、血压下降、昏迷。尽管生命离不开盐,但并非多食优于少吃,吃盐过多,反而有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9:00
       近年来,医学家通过调查研究证实,食盐摄取过量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一个国家的食盐消耗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成正比。美国人食盐量较高,常超过人体需要量的20倍,美国成人中患高血压的占25%。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每天仅吃盐4克左右,从来不患高血压病,收缩压也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9:10
       日本广岛居民每天吃盐在15克以上,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脑溢血的发病率也特别高。日本其他地区,一般人每天吃盐约10克,高血压发病率为10%左右。因此,医学家们提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4克。对高血压病人而言,低盐饮食和药物治疗是同等重要、同样有效的。正常人每天仅需要纳0.5克,即3克食盐就绰绰有余了。
       我们每天食盐量应该不超过5克为宜。一些医学家还建议: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应养成食淡的习惯。



摘自《新商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9:19
另类养生:哭笑唠叨率性生活
       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平均年龄比女性短命5-7年。有关专家研究后认为,除了女性得天独厚的遗传因素之外,女性爱哭、爱笑、喜欢唠叨,有助于疏导不良情绪,有助于长寿。
       五花八门的养生方式,其实有几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笑一笑,哭一哭,或是唠叨几句,适当地释放情绪,甚至学会遗忘,都是释放压力的率性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09:29
       微笑:天然良药益处多
       18世纪法国一位著名作家写道:“每天最大的损失莫过于这一天没有大笑……”研究人员指出,让自己感觉到幸福并向外部世界绽放你的笑容,也是一种长寿良方。据《今日美国》报道,来自挪威科技大学医学院的斯文.斯夫贝克对2015名癌症患者的调查发现,那些极其幽默感的人的生存率,要比那些幽默感极度贫乏的人高出70%。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0:50
       研究表明,笑口常开能够消除精神紧张,振奋精神,而且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细胞的生长,提高身体免疫力,是有效调节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天然免费药物,可说得上是益处多多。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0:58
       “少帅”张学良曾经被软禁在浙江雪窦山、湖南沅陵、黄山、贵州、江西等地,他每日清晨6点去登山,在登山的过程中,他自己摸索出一套“大笑长寿法”。他说,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快乐。张学良就是这样练出了幽默、豁达的性格,才能说出“哪怕明天被枪毙,今晚我照样睡得又香又甜”的豪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08
       哭泣:眼泪排毒减压力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生化学家佛瑞,做个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志愿者先看动人的情感电影,如果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滴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并收集进试管内。实验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蕴含着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16
       儿茶酚胺是一种大脑在情绪压力下会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塞。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科学家在对几百名男女性分别研究后发现:在他们痛快地哭过之后,自我感觉都比哭之前好了许多,健康状态也有所增进。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40%。专家建议,哭的时间一定不要太长,每次不超过5分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24
       唠叨:锻炼大脑防衰老
       唠叨似乎是女人的通病,招人烦,若人厌。可美国一项近20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唠叨并不是坏事。与男性相比,女性爱唠叨量力而行为她们更乐意与人交流,也更善于适应生活,而言语正是提高记忆力、释放压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女人的抱怨不是指责对方,而是突出自己,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之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30
       通常来说,喜欢唠叨的女人都是勤快的女人,她们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做的事最多,付出的心血最大。唠叨几句也是她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手段。另外,唠叨还能让人少生病。研究表明,孤独寂寞的生活方式可使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两至三倍。所以,家人不要因老年人唠叨而厌烦,相反,还要多鼓励不爱说话的老人开口。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41
       遗忘:排除杂念更豁达
       对老年人来讲,遗忘并不是件坏事。因为遗忘可使人的心胸豁达,开朗乐观,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心理学家认为,遗忘也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式。
       研究表明,遗忘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不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绝对必要的。运用遗忘方法养生保健,不仅能够保持心态平衡,使神经系统处于融洽舒徐的正常状态,而且能使气血冲和,内溉脏腑,外濡肌腠,起到防老抗衰的功效。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1:50
       根据自身特点培养诸如书法、武术、绘画、垂钓、对弈、摄影、品茗、种花、玩鸟以及赋诗、刺绣等情趣爱好,慢性病患者可以达到凝神专一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从而排除杂念,改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祛病强身和保健长寿。“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书法,并创出了独特的“板桥”字体。这种对书法养生的爱好,使他成了当时少见的年过七旬长寿翁。




摘自《中国日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22
杨钰莹不老秘诀 最爱五谷杂粮
         杨钰莹,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绝不陌生。作为华语乐坛的甜歌天后、第一玉女,虽然一度沉寂多年,但其复出还是引起了众多关注。标志性的长发和甜美的笑容,加上似乎不曾衰老的容颜,让人一点都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自称顺其自然复出歌坛的杨钰莹是怎样保养自己的呢?美貌与身材不是天然而成的,需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和饮食生活上的养生!近期在出演某一节目时,杨钰莹就与大家分享了其独门的饮食养生秘笈。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24
       在节目中,杨钰莹表示五谷杂粮是自己最喜欢、最放心的饮食养生方式。她认为,“一个人如果常吃这种五谷杂粮,一定会保持她的样子,保持她的年轻,而且身心都会很健康。”

  五谷杂粮除了是中国人的主食、果腹的良伴、活力的主要来源外,对人体也有许多益处。

  五谷杂粮中的营养素非常丰富,其中的纤维素与矿物质是普通白米的数倍,而包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 等和钙、钾、铁、锌等微量元素,更是丰富的宝藏。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25
       节目中,杨钰莹称自己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像小狗那样哈哈气,看自己的鼻息。气息的不同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身体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鼻息温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五谷杂粮。

  如果鼻息是热的:说明身体也许比较燥热,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清热、调节身体火气的谷物,如绿豆、黄豆等。

  如果气息是冷的:说明身体偏寒,这时候需要找一些温热的食材,如大枣、红豆、枸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气息正常,不冷不热:身体处于正常状态,可以选择一些温和、滋补类的食材如黄豆、核桃、松仁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27
       杨钰莹介绍的食用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做,抓取需要的食材,放到豆浆机里面打成豆浆就ok了。

  杨钰莹还建议,在挑选食材的时候,可以增加木耳、银耳等食材,不仅让养生效果倍增,还可以让食物的味道更美味。打完的豆浆味道会稍微淡一些,如果不习惯的人可以里根据需要添加冰糖、黑糖、红糖进行调味。

  现场,杨钰莹还亲手示范了一下自己平常的做法:

  抓取半把绿豆、黄豆,适量核桃、松仁,加一点枸杞、银耳(不可太多,会弄糊豆浆机)和白芝麻。放进豆浆机,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开机搅拌成豆浆。最后可以再加点冰糖或红糖。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29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

  养学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粮食也如此,只吃精米、白面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荞麦、高粱、燕麦等。

  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许多五谷杂粮拥有大量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几乎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可说是最具营养价值的食物群。五谷杂粮是饮食中的基石。所以,从古至今皆有相关学者不断研究五谷杂粮所含营养素,并将之融入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食疗中,更可与其他食材、药材搭配,以增强对人体的益处。



据《大众养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43
喝茶也能让人飘飘欲仙
       品茶过程中,我们体验茶的汤色、香气、滋味、口感、喉韵及茶气,这才算是完美的过程,而茶气的体验是最高境界。茶气很足的茶,能令人产生“头皮发麻、浑身出汗、打嗝”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茶气更足的茶甚至能令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喝茶也能让人飘飘欲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尝新茶、藏老茶、喝陈年老茶的习惯。在新茶上市时,我们品尝新茶的鲜爽、甘香,也会在特别的时日里,端出珍藏的陈茶,感受陈香、陈韵及体会陈茶对身体更强烈地冲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6:58
       在品饮新茶及陈期较短的陈茶时,通常都会体验到茶香高爽、馥郁,茶汤苦涩、浓烈或清甜滑顺,饮后口齿留香,回甘生津。而在品饮陈年老茶时,我们在感受陈茶的陈香、陈韵,茶汤醇厚甜润,回甘悠长,生津持久的同时,甚至会感受到体表发热、发麻,身体出汗、打嗝、排气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就是所谓的“气”与“力”的作用。因而“茶力”、“茶气”成为品饮者常常谈及的名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7:09
       很多人以为,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青汗,五碗肌骨清,六碗能灵仙,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中,描绘的境界是虚无飘渺的幻想,更好奇去探究他当时喝的是哪一种茶。卢仝当年喝茶的环境以及喝什么茶与现时已无法相比较了,但卢仝的《七碗茶诗》中对茶的认识以及喝茶给身心带来的愉快,给后人利益多多。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8:04
       其实七碗茶诗中,前三碗提及的是茶力效能,四至七碗描述的是茶气的作用。《七碗茶诗》描述的是喝茶全过程或不同阶段的综合感受,是对品茶的一种升华与提炼,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清心寡欲,心平气和,慢斟细品,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诗人在蓬莱仙境中那种飘飘欲仙的美好感受。随着对茶的品饮经验累积及对茶知识的了解越多,茶对身体作用的体验越丰富,我们对茶气的存在及茶气在身体运行的敏感度都会增强。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3 18:11
       喝茶能让人产生很多生理反应    一般情况下,茶友品茶时,比较重于茶的汤色、香气、口感、滋味及喉韵等感受。虽较侧重于茶力,却往往未觉察茶气的存在。生活中,很多人更将“茶力”与“茶气”混为一谈。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4 02:15
       茶力,通常是指茶汤对嗅觉、味觉产生刺激作用的效能,特别是对口感方面作用的效能。而茶气通常是指在品饮茶过程中或品饮后使人体感官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体表发热、发麻、出汗、打嗝、排气等)的动力和反应的征象。也就是说:茶力多指口感反应,茶气多指体感反应。茶力侧重的是物质基础,茶气侧重的是表现形式。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4 02:20
       茶气的作用通常是从身体由上至下传递,但也与品茶人的体质及人体自身敏感度不同而各异。同时茶叶的品种、品质、陈放期等是直接影响茶力、茶气强弱的因素。茶力、茶气产生的物质基础就是茶叶的内含物,包括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生物碱,芳香物质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4 02:31
       茶气对身体的作用征象,通常有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头部:  通常脸颊发热、发麻,头皮发麻,毛孔张开,头发有竖直感,额头出汗,气上脑门,直冲百会之感;
       2、身体:  通常有饱肚的感觉,打嗝,排气,肠胃有蠕动感,后背发热、发麻、出汗,后背感觉气往上升至颈部,毛孔张开,有愉悦感;
       3、手和脚:手臂发热、发麻,毛孔张开,手掌有麻胀感,掌心出汗,指尖有针扎感,小腿有下坠的感觉,腿部外侧有麻、胀感。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4-9-14 02:39
       茶叶从新茶到陈茶老茶的陈化过程,也标志着茶力向茶气转变传递的过程,陈茶中内含物质稳定,冲泡后物质释放出均衡,浸出物成分更多样性,且多为小分子物质,渗透性好,更易被人体吸收。这样,便促进人体的基础代谢、肌肉收缩、肺通气量、血液循环、胃肠分泌量等都明显增加。随之身体出现发热、发麻、出汗、打嗝等茶气征象。




据《中外烟酒茶》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