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生活方式与长寿秘诀 [打印本页]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2:18
标题: 生活方式与长寿秘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可能不大注意另一个事实,即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却不自不觉地染上了“现代生活方式病”。
       当今,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已创下历史的最高记录,这是很容易看到的。但是,这种历史记录给人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带来了什么?这却是不容易感觉到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告诫人们,大约在2015年,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新病将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只要冷静地观察和思考一下你周围人群的许多生活方式,就会发现这种被称为“头号杀手”的疾病正在悄悄地、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一、古老的话题,最新的答案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不断地追问自己:人能长寿吗?生命到底有没有极限?
       生命是顽强的,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人类在不屈不挠的探索中,终将揭示出生命的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生物研究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新成果,正在神话般地改变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2:48
1、生命科学的基因时代
       迄今为止,人类对自身进行研究的最伟大的成果是揭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组成,,这个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因时代。基因,这个生物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发现,将人类对自身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据报道,1990年10月1日,耗资30亿美元,由全球数百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启动了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人们把这一计划称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并列的、人类向未知领域挑战的大胆计划。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拟用15年时间,完成所有基因测序。这是人类向生命科学发起的最有力的攻势。
       一旦破译了基因密码,人类不仅能够战胜所有困扰自己的疾病,更重要的是,人类还能够主动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改造人类自身。这不仅会使人类的寿命延长,而且有可能会自己设计自己的进化和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自然进化论将受到严重的、历史性的挑战。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3:01
       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和“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的“三大计划”。对人类基因结构进行解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生命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生物界的“月球登陆任务”。
       可以预见,人类基因结构的解密将对生命科学包括医学科学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人类生命科学发展史上这一“月球登陆任务”完成的重要意义在于:人类将揭示基因如何导致疾病,这种认识的飞跃将产生新的药品;根据病人的基因可以进行个人化的治疗;同时,对有遗传病的基因,可以在出生之前就予以调整,从而得到一个先天健康的身体。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捷报频传,科学家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运用基因技术诊断与治疗疾病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3:27
       出席“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的国际人类基因组织主席、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徐立之对记者说,在开展人类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与临床试验中,发现引起人类疾病的原因较复杂,目前已知一些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变异。在对一些遗传性很高或较高的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肌肉萎缩、乳腺癌等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200-300个致病基因,约占遗传病的10%。其他疾病,如白血病通过基因分析,对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这位科学家对基因研究的前景非常乐观。据他介绍,各国科学家通过基因检测和使用基因药物,已能治愈一些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如用基因注射法治疗一碰就出血的血友病,中国科学家与外国合作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美国科学家运用破坏性基因治疗脑肿瘤,将外来破坏性基因植入脑肿瘤细胞,已经取得了比单纯开刀更好的疗效。上海医务人员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砒霜)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过程中,对白血病致病基因的蛋白质产物起到了靶向治疗作用,并成功地建立了系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分离到受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调控的靶向基因。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已经得到国际医学界公认。上海的医疗方法已在美国、法国的一些医院使用。在今后5-10年中,各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中,将携手攻关的重点放在糖尿病、焦虑症与抑郁症、高血压、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的探索上。德国、法国、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将会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据初步了解,美国计划用于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3:39
       人类基因组织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造福于人类健康的、伟大的生命科学工程,基因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今后几年,经过各国的探索,科学家用基因技术治疗疾病,将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带来新的希望。
       科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纪念日——2000年6月26日。正是这一天,美、英、法、德、中、日等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以不同方式同时宣布,被誉为“生命大书”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制完成。与此同时,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元首和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赞扬这项革命性的科学工程,并向参与这项工作的各国科学家表示祝贺。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绘制完成受到国际传媒的普遍赞誉,有媒体将它称为“人类历史上10万年一遇”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人类向认识自身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6:59
       令人感到骄傲的是,虽然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最晚,而且是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科学家仅用半年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所承担的1%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从而在这一科学丰碑上自豪地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毫无疑问,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良好开端,但它必将推动21世纪生命科学的大发展。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基因时代的生命科学将导致一场革命,它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预见,基因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会导致一个新的产业——基因技术产业的形成。基因技术会给每个人绘制一份基因图谱,这份图谱清楚地记录着个人的基本情况、个人的疾病史、易发病等数据。这显然对防治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命科学领域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再一次勾起了人类长寿的梦想。人类最终能通过基因的调控成为传说中的长寿老人彭祖吗?人类仅仅依靠基因的调控就能活到150岁以上,甚至活到千岁以上吗?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7:13
2、健康长寿的五大基石
       基因调控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现实基础上,把人类长寿的希望全部放在“基因技术”上,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尽管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已接近尾声,但人类要“读懂”这部“天书”,路还很长。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寿命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衰老与抗衰老基因是个矛盾的统一体。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技术让长寿基因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那些缩短寿命的基因的作用,但研究的事实并不能达到人们预想的结果。例如,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将线虫体内的衰老基因进行调控,以达到长寿的目的。而实验的结果是,线虫的寿命虽然延长了,但线虫长期处于昏睡中,生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存在。因此,仅仅依靠长寿基因达到长寿目的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或大部分因素在处于环境和生活习惯。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7 17:27
       健康是长寿的前提,也是长寿的意义之所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附有关于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必须包含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自一个较完满的状态,从这个现代的健康概念中可以看出,健康至少应包含四个层次:一是生理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二是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但高于生理健康。三是道德健康,道德低下、损人利已的人,是不健康的表现。四是社会适应健康,这是以上述三种健康为基础的高级层次,是指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岗位对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因此,“健康”不仅是一个生理概念,还是一个社会概念,而仅仅依靠基因调控是不可能达到完整的健康状态和健康的高级层次的。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认为:基因调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才是健康长寿的五大基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8 12:01
二、生活方式疾病是“头号杀手”
       完整的生活方式概念不仅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爱好、嗜好、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方式和行为,还包括人们对待现实生活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难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可能不大注意另一个事实:人们在高质量地享受生活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染上了“现代生活方式病”。人们在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精心去装修自己的住宅时,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将“隐形杀手”请进了家门,从而导致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室内环境污染,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关注;人们在观看电视时也可能不会想到这个“第一传媒”可能会引发“电视消化疾病”,会引起电视肥胖病,会诱发眼病、腿病、皮肤病、电视辐射症;在人们的办公条件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可能也没想“摩天大楼综合症”,正在侵害人类的健康。这些损伤对老年人尤为明显。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8 13:39
       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已创下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这是很容易看到的;但是,这种历史纪录给人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带来了什么?

1、一个郑重的警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于2001年2月23日发布第三号消费警示,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人们的现实消费领域存在以下涉及健康安全的问题:
       第一,食品遭遇各种污染,表现为追求利润和缩短生长周期而滥用生长素和农药化肥。
       第二,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形成的不健康饮食方式。常吃快餐或以快餐代替主餐不利于健康。快餐食品大多含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质,西式快餐更是如此,长期食用将使人体内过多蓄积脂肪而发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危险。此外,烟酒过度也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第三,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学品,但长期使用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一些家用人工合成化学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是长期而缓慢的,长期过量使用清洁剂等化学品,会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智力发育受阻。
       第四,家庭装饰材料中化学物质污染严重。如今家庭居室装修越来越豪华,但家庭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建筑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塑料及各种粘合剂挥发的有毒气体达500多种。
       第五,一些厂家故意隐瞒产品所含的有害成分,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大量接触有毒物质,健康权益受到侵害。
       鉴于以上情况,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发出郑重警示:绿色消费最健康,并提醒消费者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的观念,选择绿色食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选择绿色生活用品、绿色家居用品和绿色居室装修,科学理智、健康安全地消费。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8 13:53
      2、“疾病谱”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根据流行学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疾病结构即“疾病谱”已发生明显的变化。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性疾病已退居次席,有的甚至销声匿迹;和生活方式有关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却“浮出水面”,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5岁以下少年中肥胖人数的比例已由1982年的15%上升到现在的27%,这与绝大多数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中风等“五病综合症”,都与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以及体力活动太少有关。有资料显示,高血压作为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正在威胁着1亿以上中国人的健康。实际上,75%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凭借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和早期治疗的。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19:04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人们对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恶果认识不足。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二型糖尿病发病率已从1979年的1%上升到1999年的3.3%。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300万人,新增糖尿病患者120万人,平均每天分别增加7500人和300人。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中国人群最主要的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34%-40%,其中因冠心病每年要死亡110万人。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间,城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达25%。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19:28
       另外,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160万-200万,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人,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截至2001年,我国肿瘤发病率男性前十位的是肺癌、胃部、直(结)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膀胱癌、脑癌、淋巴癌、鼻咽癌、。女性前十位的是肺癌、乳腺癌、胃部、直(结)肠癌、肝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胰腺癌、脑癌。如果说霍乱、天花、血吸虫等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有关,而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则大多是和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常常被人称为“富贵病”。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已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
       1999年上海市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达到了52.98/10万,在女性的各种肿瘤中跃居首位。专家认为,婚育、膳食和遗传因素等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世纪90年代,上海居民的动物性脂肪摄入量比50年代增加了5倍。女性营养过剩、体重超重可能使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与此同时,乳腺癌、直肠癌发病高峰年龄已经提前10年,这与年轻人喜欢高脂肪、高热能、低纤维素的饮食又缺乏运动有关。肺癌、胃部及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平,但居高不下,与环境污染加重、吸烟人数增加和进食霉变食物等关系密切。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19:35
       慢性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慢性病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而专家们把它们称为“生活方式疾病”、“生活习惯疾病”。因此,强化全社会的健康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当务之急。要使人们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预防和治愈慢性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基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19:58
       3、疾病与医学竞赛
       人类对于健康的误区,莫过于将健康全交给了药品和针管。据报道,一年中对药品过度地服用导致了我国19.2万人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销售的解热镇痛片和安定片就达200亿片,平均每人每年服用镇痛药12.5片,(一些地区更是高达51片),对其产生药物依赖者占10.6%。
       专家们指出,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是疾病和医学在竞赛。医学用自己发明和创造来预防和不断战胜疾病,而疾病以更疯狂的新的狰狞面目扑向人类。疾病常常走在医学的前面,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人曾以“骑虎难下”来形容人类文明的这种尴尬处境。一方面,文明以预防每一种瘟疫为已任;另一方面,它又为每一种潜在的新型瘟疫铺就了温床。对感染这种常见病症的治疗就是极好的证明。从“青霉素”到“先锋霉素”,从“先锋霉素”到“氨苄青霉素”,当“氨苄青霉素”力不从心时,医学步步为营推出了“头孢菌素”。可是,1992年美国又首次发现了可对医学抗感染的最后防线——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可以说是疾病将医学逼到了无药可用的境地。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0:35
       人类为了消除病痛,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巨额财力制造药品,然而当人们对药品“寄于厚望”时,耐药性迅速产生,药物失效了,人类不得不再耗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寻找新的特效药。在这种此起彼伏的追逐中,人体内的微妙平衡遭到越来越粗暴的破坏。
       不可否认,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而获得的,药物在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药物具有两重性,用之合理能防病治病,否则,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如大家熟悉的氯霉素就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链霉素的使用,部分患者可能导致耳聋。另外,还有一些抗癌药物本身可以致癌,如氦芥及其衍生物。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0:5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3患者的死亡与用药不当有关。20世纪80年代,美国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者占住院总人数的30%,其中约6%导致死亡。我国有关资料报道,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药物反应,在20世纪50年代为15.6%,60年代为16.3%,70年代为22.5%,80年代达50%。
       上述事实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临床的合理用药。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减退和肝脏代谢的延迟,药物容易产生体内蓄积作用,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发生变化,药物的有效量和中毒量差距小,使老年人用药更容易产生副作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药物治疗而发生副作用的危险是青年人的2.5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1:03
       4、 不能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由于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环境污染、吸烟酗酒及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它是不能用疫苗来预防的疾病。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人群疾病的病因正按生活方式、行为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划分,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几乎占50%。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死亡人数的70%-80%,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等。
       生活方式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它和人们的个体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1:26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无法用疫苗来预防的,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则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基础。如:癌症、肥胖、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大都与不科学的饮食密切相关。据估计,到2015年,发达国家心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将从1985年的1320万增至2450万。同时,发展中国家死于此病的人数也将由720万增至1670万,且死亡者往往在65岁以下。每人每天摄盐量在30克以上者,几乎都会患高血压病。
       吸烟、酗酒的恶习是无法用疫苗来改变的,而这些恶习和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帮凶。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癌症患者死亡。而癌症的发生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例如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220倍。
       紧张的情绪是无法用疫苗来缓解的,而情绪紧张则是疾病的根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一切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就是恶劣的情绪。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1:39
       通过对我国已公布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前三位死因的分析发现,这三类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即是说,目前我国有2/3的人死于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
       从世界情况来看,有关专家分析,1990-2020年世界上致残和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冠心病、抑郁症、脑血管病和交通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呼吸道感染和交通意外。以冠心病来说,饮食中高胆固醇、高热能、肥胖、高血压、吸烟、紧张情绪等,都是促发和加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大多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9 21:48
       有人概括说,现代人生病,其病因大体是:“气出来的,心理不平衡;吃出来的,营养不平衡;住出来的,环境不平衡;玩出来的,阴阳不平衡;累出来的,生活不平衡。”
       有的专家则从另一个角度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总结为“四高两少”:即高脂肪、高糖类、高蛋白、高食盐的食品,睡眠时间减少。“四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两少”则破坏了自身的免疫力。这些概括和总结说明了当代人“自己给自己创造危险”的事实。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0 11:37
三、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生活方式疾病
       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常常忽视了健康,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少人几乎每天在为自己“制造着危险”。无数事实证明,损害我们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常常是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消费“热点”。豪华的家庭装修、现代的办公大楼、丰盛的宴席、诱人的烟酒、通宵达旦的娱乐、让人神魂颠倒的“网吧”……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它们背后藏着一个个的健康“杀手”。
       这已经成为专家们的共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是人类最大的死亡原因。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高度警惕。
       (一)常见的不健康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指吃得太油、太咸、太甜,以及饮烈酒、大量抽烟、贪图享受、长期过夜生活和较少运动,甚至赌博、纵欲、吸毒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0 11:53
       1、吸烟,害已又害人    这是最顽固的、危害面最广的不健康行为。据专家分析,香烟的烟雾中含有3%-6%的一氧化碳,因此,在烟雾弥漫的场所常常使人感到头痛、眼睛流泪、倦怠和工作效率下降。而在吸烟者呼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焦油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因此“被动吸烟”的人深受其害。长期吸烟者中肺癌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冠心病高2-3倍。
       前不久从世界卫生组织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烟可以遭到辐射,而且每吸一支烟所爱的辐射量相当于在24小时里人体吸收到所有来自周围环境的自然辐射量。每天吸一包烟的人,他的支气管在一年里会遭受5000-5500单位的阿尔法射线的辐射,这个数字超过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允许量的9-10倍,几乎相当于一个人两天就要做一次胸部透视。这种辐射能撞击原子使之变成离子,这种离子极易杀死人体细胞,并使之成为癌细胞。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0 12:00
      2、酗酒,诱发多种疾病   这和赌酒、劝酒,以酒为交际方式和公关手段等不文明行为相关。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人们在谈笑声中相互“赠送疾病”。因为长期酗酒而危害健康、诱发诸多疾病,使肝病、高血压、胃病等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0 12:08
       3、无规律的生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不少人疲于日益繁缛的社交应酬,经常很晚才回家休息。许多人在酒吧、“网吧”或是卡拉OK厅里“泡”到深夜,或是通宵达旦地玩麻将或“上网”。长期紧张无序的生活,使得对自身的疾病信号反应迟钝。有的知识分子业务负担长期超负荷,不得不经常开“夜车”,或疲于奔命,使得身心压力加大而休息时间减少,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扰乱了机体代谢的节律性,人为地抗拒“生物钟”,抗病能力随之下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0 12:16
       4、餐饮失度,伤害身体    这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轻视早餐,甚至不吃早餐,这不仅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对大脑造成伤害,而且对智力的发展和情绪也带来不利的影响;二是长期饱食,饮食无节制。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1 17:00
       5、饮食结构不科学,“吃”出疾病    这种状况相当普遍,无论是酒宴还是餐馆里的便餐,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口的感觉,很少注意到饮食营养和饮食结构。有的因工作需要“赴宴成灾”,宴请成为负担,经常性的“吃请”和“被请”使得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而有的则是另一个极端,因忙于工作而顾小吃饭,或胡乱吃点食物充饥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这些情况正是诱发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若长期如此,无疑会使健康状况走下坡路。
       有的人摄入甜食过量,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危害更大,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降低食欲,从而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有的长期习惯高盐和过辣的食物,导致高血压和肠胃疾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1 17:25
       6、缺少必要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易患常见病    “肌肉饥饿”是不少知识分子和“上班族”的普遍现象。长时间地伏案工作,在办公桌或电脑前从上班坐到下班,忙得甚至改变一下坐的姿态的时间都没有,胸部得不到扩展,肺活量变小,使肺部患病的危险性增加;心脏亦得不到锻炼,加之颈部持续向前弯曲,使流向大脑的血液受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肌肉得不到锻炼平时靠肌肉协助回流的静脉血液在身体下部淤积,直肠附近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这是痔疮形成的重要原因;持续过久的脑力劳动使人感到身心疲惫,容易产生难以恢复的心理性疲劳;长期紧张缺乏调节的脑力劳动可使神经体液调节失常,抗病能力降低,脂类代谢紊乱,血胆固醇升高。有人曾对1200名中年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体育锻炼习惯者意不足10%,这就是问题严重性之所在。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11:49
       7、长期睡眠不足,加速脑细胞衰退    常识告诉我们,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人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也下降。
       睡眠不足还容易得胃病,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的胃和小肠在晚上会产生一种有修复作用的被称作TFF2蛋白质的化学物质,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影响这种物质的产生,从而增加患胃溃疡的概率。TFF2蛋白质含量会伴随生物节奏而自动调整,一般在下午和傍晚降至最低,待夜晚睡眠时又可达到最高。研究人员认为,在睡眠过程中,TFF2的水平会增加340倍左右,这一物质有助于修复胃和小肠的损伤。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12:05
      8、心理压力过重,是造成多种疾病的主要因素    面对激烈的社会单键,不少人工作繁忙而紧张,有的对自己要求过高,整天处于激烈的单键旋涡之中,心理压力很大。在这种心理压力的长期“催促”下,往往顾不上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北京市的一项体检调研显示,在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患有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症、白内障、高血压病、癌症等疾病断比率高达84.6%,其中助理教师至教授职称者占76%。调查还发现,上述疾病的患病率与职称高低成正比,教授和副教授的患病率分别为95.2%和89.4%;不同年龄组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也成正比,尤其是40-59岁组的患病率高达90.4%。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12:13
       总之,已被确认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数不胜数。据有关科学家研究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年龄在40岁的中年人,其健康程度与20岁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的健康情况几乎相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使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危险性增加,而且45岁以后的死亡率比有良好生活方式的人群高数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19:09
       专家们主张,在对人群进行健康检查时除做必要的仪器检查外,还须详细询问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整体健康状况,这种询问包括:生活是否有规律;对周围事物是否感兴趣;每财是否有一定时间运动;有否吸烟、饮酒习惯;睡眠时间是否充足;饮食生活是否有规律;营养是否平衡;每日是否吃早餐;是否有饮咖啡等特殊嗜好;每日劳动时间是否过长;对自己生活是否满足;每天是否有察觉的各种刺激;是否吃零食及食盐摄入量不加控制等。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19:25
       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如果生活没有规律,患消化道溃疡的可能性比生活有规律的人高3倍以上;如果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患肝病危险可能性提高3倍;如每周1次运动都不参加,则患肝病危险可高达2-3倍;如果每日吸烟,患消化性溃疡的可能性高4倍以上,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5倍以上;不吃早餐比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可高4以上。
       另外,从心脏病的发病年龄看,专家已证实,心脏病“越来越年轻”,而且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明哲说:“心脏病在我国至少年轻了15岁!”这位教授说,20世纪50年代心脏病的主要元凶是先天性心脏病,20世纪60年代风湿性心脏病曾一度猖獗,现在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脏病成了心脏病家族中的“新笼”。它盯住了那些暴饮、暴食、起居无常的青壮年,并在他们中间很快打开了“市场”。现在的心脏病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当而导致的疾病。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20:11
       (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获得健康
       营养学权威约翰。梅亚博士在1990年通过研究发现,患有疾病的老鼠会比正常老鼠胖5倍,从而发现损害成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通常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习惯。
       要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注意从以下最常见的几个方面做起:
       1、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果你想健康长寿,就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仅如,戒烟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美国癌症协会的资料显示,停止吸烟后身体会有如下变化:20分钟后血压、心跳、手足温度恢复正常;8小时后,血液内的一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恢复正常;24小时后,味觉、嗅觉恢复敏感,心脏病发病率减少;72小时后,肺功能增加;2个星期至3个月后,血液循环增加及肺功能增强30%;1-9个月后,肺感染减少,咳嗽、疲倦及气喘明显改善;5年内肺癌死亡率下降1.9倍;10年内喉部、膀胱癌、胰腺癌的发病率相继下降,肺癌死亡率下降,相当于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死亡率。
       同时,不要过度饮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适量饮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解除疲劳。红葡萄酒还具有润肤滋色、抗皮肤老化的功能。但每次宜少量,啤酒半瓶、葡萄酒100毫升为宜,不提倡饮白酒,禁止饮高度酒。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3 20:16
       2、注意完善居住和工作环境,远离污染源    讲究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因为装修居室将污染源“请进”家门。选择居住环境,首先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而不要人为地将自己和大自然隔离开来。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0:38
       3、要注意生活节奏,日常起居要有规律    尽量避免使自己长期处在一个紧张、没有规律的疲于应付的状态中。专家们认为,疲劳是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1994年上海地区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比全市各类人群早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中年人。导致早死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处在疲劳之中。
       要善待自己,注意安排好休息和娱乐,特别要注意的是少熬夜,没有充足的睡眠就没有健康。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0:47
       4、坚持符合个人特点的、适量的体育运动    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保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并成为每天生活的必要内容。活动内容可因人而异,但有一条必须记住,就是运动量要适度,一般锻炼完毕,微微出汗,冬天全身暖和,不觉得心慌气急为度。有资料报道,多年来开展有规律体育锻炼的结果,使美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25%。在和肥胖这种“流行病”的斗争中,那些坚持每天锻炼约30分钟的人,体重减去5%-7%(平均减去4千克-7千克),糖尿病的危险性降低了58%。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1:00
      5、学习和了解营养知识,讲究营养结构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品组成。
       根据国内的饮食习惯,特别强调的是要低糖,同时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天盐摄入量6克左右,目前我国盐平均摄入量为每天10克-13克,减少盐量可直接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我国居民饮食有两大误区:热能和盐分太高。据专家测算,一盘辣子鸡丁,就含5020千焦(1200千卡)热能,而正常人一天只需要8368-10460千焦(2000-2500千卡)。在国外,很多人都感觉汉堡包咸了,而国内大多数人认为汉堡包比较淡。其实,对于高血压病人,只要平时注意少盐,就会发现血压在逐步下降。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1:13
       6、经常调节心态,讲究心理卫生    恶劣的情绪是导致多种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善于自我调整心态,是保持健康从而达到长寿的重要条件。面对激烈的社会竟争,面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面对事业的失败和挫折,面对不公平的待遇,面对生活的不幸,面对“退下来”之后的“落差”,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定要记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想开点、想远点、想全面点、辩证点。有人曾对“有情绪”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85%以上人的情绪,是不应该有的,或者说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1:22
       总之,生活习惯和健康息息相关,我国老年病著名专家洪昭光教授告诫大家: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就可以使高血压减少55%,脑梗死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
       专家们预言,一个以控制和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行为的时代已经到来。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负责人指出,要更加注重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间的基本联系,否则,这些因素引起的现代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一个大问题。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14 21:34
       (三)让健康成为自己的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讲,健康是一种习惯。被称为“长寿乡”的我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全县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共有74人,相当于每10万人口中就有31位百岁寿星,这个比例居世界之首。中外科学家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这些长寿老人进行过多年考察,他们认为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居住地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二是老人们有长期坚持体力劳动和锻炼的习惯;三是饮食结构以素食为主;四是性情开朗,笑口常开;五是老人们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可以说,这些老人们虽然没有什么“长寿经”,但他们却生活在一种“习惯中”。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20 19:20
       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情况,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有哪些基本的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呢!对这个问题,专家们有以下共识:
       1、“三不”    不抽烟,不酗酒,不吸毒。远离毒品和污染源。
       2、喝牛奶    每天一杯,可有效补充钙摄入量不足的状况。
       3、晒太阳    有助于体内贮存维生素D,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
       4、重视早餐    丰富的早餐不仅能提供身体必需的营养和热能,而且能为良好的情绪提供重要的保证。
       5、少吃肉    这会有效改善饮食结构。
       6、少量饮酒    有利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红葡萄酒有助于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女性来说好处更多。
       7、多吃水果    不仅能提供大量的人体的必需的维生素,还可预防高血压、肿瘤和前列腺炎。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20 19:32
       8、多户外活动    包括散步、旅游、登山、远足、做体操。散步活动老少皆宜,以微微出汗,不心慌气短为度。可弥补运动不足,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养护。但是不要饭后立即进行,应该休息片刻再去散步,这对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清晨不要空腹行走,不要顶着雾气出门散步。
       9、常听音乐    听一听,唱一唱,不会唱哼哼也行,每天能有1-2次,这会促进身心放松,有利于心理健康,还会有益于逻辑思维。对声带、肺部和胸肌也是很好的锻炼。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20 19:49
       10、多喝开水    喝水可以改善呼吸,有益于消化系统的卫生,还可以调理关节和肌肉,减轻疲劳。
       11、适量饮茶    茶是公认的健康饮料,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还能降脂、防癌、提高免疫力功能,但不要长期喝太浓的茶,注意选择无污染的茶叶,同时在进餐中和进餐后半小时内少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影响铁和钙等营养素的吸收。
       12、多交挚友    常和朋友、亲人交谈,这会缓解紧张的情绪,有利于大脑和肝的健康。
       13、经常洗澡    洗澡是保持个人身体清洁的需要,而且能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14、洗脚烫脚    脚被称为“第二心脏”,洗脚、烫脚实际上对身体进行了有效和按摩。
       15、保养皮肤    这不应该仅仅看作是“美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皮肤上布满了穴位,对皮肤的按摩和保养,实际上是对体内器官的保护和积极的刺激。
作者: 满山红叶时    时间: 2015-1-20 20:23
       16、饮食清淡    包括大量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野菜、青菜、杂粮和植物油等;不吃过咸、过辣、发霉和熏制的食物(这是亟待改变的不良饮食习惯)。
       17、静坐冥思   每天可进行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静坐冥思时完全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放松静默,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快乐物质”——脑啡肽,其作用比海洛因强10-100倍。对于降血压,缓解神经性头痛,减轻思想压力,解除疲劳,对肝脏保健以及遏制肿瘤有很好的效果。
       18、按时就寝    不要经常熬夜,每天必须保证6-8小时的睡眠,但也不要睡得时间过长,因为适量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保证,而贪睡会有害身心健康。
       19、胸开阔    遇事想得开,“知足常乐”。研究证实,恶劣的情绪是导致当代人患许多疾病的重要而突出的原因。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