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混沌被凿七窍而死 [打印本页]

作者: 浑圆球    时间: 2015-3-30 20:20
标题: 混沌被凿七窍而死
                庄子在南华经中说过一个寓言,有一个人叫混沌,没有眼耳鼻口,他活的幸福而又快乐,无忧无虑,他有两个好朋友,想让混沌和自已一样有眼耳鼻口,他俩就每天给混沌凿一窍,七日凿了七窍,当混沌开了七窍之后却死去了.
                 这个寓言很久前就看到过,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站了浑圆桩之后,走过许多弯路,再加上看一些其它传统文化的书籍,包括王老师的修真心语.就想到这个寓言的重要性,加上自已的心得,与同修共享.
                 器世间的成住异灭,有情世间的生老病死都属于无常,我们人类活在世间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我们人类的见识太小,智慧也不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起惑造业,流浪生死,而不能反观自性,我们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的.因为心随外境变化而起心动念,白白耗费元气.当我们知道混沌死于外界的诱惑,那我们在站浑圆桩的时候就要反观自性,不外求.王老师讲求外不如求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能安于淡泊,看花花世界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烦恼现前时,先要如树安住,再调伏.要象一个气球,元气不要从六根漏失,当体内阳气充足,不断的分解合成,经年累月定会有收获.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3-31 12:32
凡事以不伤为中则。就是中庸。是科学的炼功之道。浑沌圆周法,是出入无碍。以不伤为止。止于不伤,则日久归藏。所谓法华之物,就是归藏之物。无漏的东西 止于一个中则。 动静结合,是不漏功。炼养结合,是长久之法。  独立不改,周行不怠。是一乘式。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3-31 12:35
如果不能理解,就看看古龙的小说。你要从一个中庸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他们个个都是住世之真,无漏之佛。故事虽然虚夸,但道理在其中。我们无法贴近真实的侠客们,但我们有非常好的健康的武侠小说。从这里面如果能发现一个平常二字。就算收获不小。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3-31 12:38
浑圆功的主旨思想,就突出在一个重重而浑上。人生如梦。庄子的这个浑沌故事其实道理写的很真实,他是功夫,道,大学,的不二科理。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1:24
人在经络打通以后,神经变的敏感起来,如心思随人变,即自己虽然静清。但那种清静却极易打入别人的心境里去。所以开了窍,并非好事,就在这里,你跑到人家心里去作甚?   有一句俗语叫背后有眼,这都是心如明镜招来的麻烦。虽然比别人多一只眼,但这个东西非常的累。

  周伯通原型,其实有很多。如庄子的境界,就是第二个周伯通。  还有弥勒佛。也是这样。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1:30
孔子说,非礼不视,非礼不听。非礼不拿。  这就是一个浑字。凡是大宗师都懂此理。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孔开窍以后的[实践真言。浑圆浑圆。这个浑字,现在讲有人说是骂的人话。但人浑僵一些真的很快乐。凡是宗师们,都懂得合光同尘。这就是浑圆真义了。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1:33
心踏实一些总比虚浮要健康。人只要心安,就是第二个慧能。心安而浑。是中则。 即合光同尘。  这是处世之道。慧能是不食人间烟火,他没讲清这个道理,但在他的意思里也有此意。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1:38
是藩动,还是心动呐,是心动。如果你心不动 你怎么知道是人家动呐。  你觉得人家在看你。你要不看人家,你怎么知道人家在看你呐?

心要安。这个心安,是一种功夫。深到极至,就可以达到圣境。像洪七的那种因缘而行的境界,其实就是第六感。这种态度是强不来的。他和人的性格有莫大关系。如果因为第六感而变的神经质了。这可就麻烦了。所以每一个宗师他所提的常葆之道,是一样的。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1:41
一个最普通的列子,你觉得人家在议论你。你要是不动心。你管他说什么。这个事讲起来容易,真不管说什么一般人还真做不到。脸皮子溥。
我们所要修的东西其实都很简。就是很普通的心理调合之道。调合久了,就是真了
作者: 浑圆球    时间: 2015-4-1 21:51
我的心可能太活跃,不知不觉就跑出去了,随着外境变化而起心动念,时时需要ﹾ,观照收回,做到混沌未开窍的状态.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2:01
先学会豪放一些吧。只要凡事放开一些,就学会淡然了。对于敏感的人来讲。越是收越紧张。与其这样。保持自然一些。就是了。还有一点,心里常坦然。就是最好的修为之道。这个就是浩然正气了。有这个正气在。你就什么都不用怕。现代社会是有情的。懂得用健康的心理处人和事,你的境界会改变的。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2:04
真正的侠客们,他们的心思都很敏感。但是他们也很健康。这是一种功夫。一般人如果心思敏感而不开朗。这个很容易变成第二个林戴玉的。
多看古龙的小说,学学那些个侠客们的健康之道。但可不是喝酒喝来的。这个要分清啊。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1 22:23
因为我也是一个实践者。所以有些东西还有挺管用的。祝你好修。
作者: 浑圆球    时间: 2015-4-4 14:29
      谢塮长命老师教诲,合光同尘,默默提升自我正气.所谓凡心死,道心就活.
作者: 长命    时间: 2015-4-4 17:47
浑圆球 发表于 2015-4-4 14:29
谢塮长命老师教诲,合光同尘,默默提升自我正气.所谓凡心死,道心就活.

哈哈,我说过,我不是老师。

凡心死,只要做到一个安心就行 没必要回避一切事情。

道心活,道就是平常心。凡事自然一些。放开一些,多培养正气。人就会健康。只有健康了,心才会活起来。
心思一活,马上就会明白。哦,原来是这么来的。这样,就明白清静的重要性了。这一个过程,要是讲起来就像孟婆的忘情水一样。哈哈。所以自己悟。就是一个修的过程。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