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标题: 《道德经》是一部修道修德的经典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北木桩    时间: 2011-1-27 12:44
标题: 《道德经》是一部修道修德的经典 (转)
孙享林(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道德经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老子2000多年前为我们留下的《道德经》,博大精深,有人说她是哲学,有人说她是政治,有人说她是兵书,有人说她是宗教经典。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笔者还认为,《道德经》是一部修道修德的经典。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研究、传播《道德经》和修道修德的实践谈一些具体的认识。

一、《道德经》论述了道

道是老子所论述的核心概念。老子所论述的这个道是什么样的呢?

1、道是没有固定名称的事物

《道德经》开篇的第一个概念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说:“道”,可以叫道,也可以不叫道。可以叫“道”这个名,也可以不叫这个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天地这个固定的名称之后,由此(母)而产生万物。但是,什么是道?老子在这里没有直接揭示道的本质内涵、直接描述道的具体形象,而是从语言与概念、概念与事物、名与实的关系入手,强调了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为什么“道,可以叫道,也可以不叫道。可以叫‘道’这个名,也可不叫这个名”呢?一是道本来没有名称,而且浩瀚无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法认识,难于确定;二是它变化无穷,只有瞬时形象,这个瞬时形象叫道,变化了就可以不叫道了;三是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和“见仁见智”的差别,无法用一个固定的名称或统一的词语来表达和描述。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说到这个问题。第41章《闻道》说:“道却无名。”道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名称。第32章《无名》说:“道常无名。”道本来是没有名称的。第25章《混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

道没有固定的名称,因此它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它可以叫“无名”,第1章《道》说,“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可以叫“大象”,第35章《乐道》说,“执大象,天下往”,你掌握了大道,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于你;可以叫“大成”,第45章《大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如果大成(道)被冲开了口(得道),用时就不用作弊;可以叫“一”,第39章《得一》说,“昔之得一者”,过去有得一(道)的传说;可以叫“母”,第52章《有始》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有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母(道);还可以叫“大”,叫“逝”,叫“远”,叫“反”。第25章《混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等等。

老子应用这么多语言来论述道,不仅突出道的难于认知性,同时告诉世人,对道的认识和修炼不要执着于道的文字相。

2、道是物质性的事物

在一般人看来,道是很玄妙的,甚至神秘的。但是,在老子的心目中,道是物质的。第25章《混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体混合而成,它产生于天地之前。道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的。所以老子接着说:“寂兮寞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寂寞地生存着,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这种运动着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呢?老子给我们描述了一些瞬时形象。第21章《孔德》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信。”道是一种什么物体呢?一恍一惚的。忽然一恍,看见了人像。恍恍惚惚,好象有什么东西。窈窈茫茫,看到了精气。精气是一种纯真之气,真气中有一种信息之物。老子对道的这些瞬时形象的描述,突出了道的物质性。

老子对道还有很多方面的描述。他正是通过这些方面的描述,为世人展示了道的总体形象和状态。

3、道是自我生成的事物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由各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它不仅自生,而且生天地,养万物,育人类。描述道的这种生成和生养功能,是《道德经》的重要内容。如第1章《道》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天地”这些的固定名称之后,便由此(母)而产生了万物。第42章《生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个无极,一个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而产生万物。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气冲阴阳而调和。这几句话概括了道的生养功能,揭示了道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说明了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又如第25章《混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也充分说明了道的自我生成性和它生养万物的功能。

对于人类,具有生养基本功能的是母,生养后不图回报的还是母。母爱是人类最大的情,是世间最无私的爱。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把道比喻为“母”。以母喻道,形象地突出了道的生养功能。他的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奠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老子的这种宇宙生成论,不仅否定了宇宙神创论,否定了机械的宇宙构成论,而且不断的被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证明着,证明着它的科学性和深远性。老子通过对道的论述,不仅展示了道的形象,而且向世人揭示了宇宙的本源状态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道德经》论述了德

什么是德?德是道的体现,是人类符合道、符合自然、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命本来状态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在老子的心目中,德和道一样,也是一个难于描述、难于准确表达的概念。因此,在《道德经》中,他多次用自然之物作比喻进行论述。在自然界里,什么东西最能体现道的特征而符合老子所倡导的德呢?那就是水。所以,他在第31课《上善》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的莫过于水,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住在别人不去的地方,心情舒畅深远,经常给别人以仁爱,他的话是值得信任的,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处事的能力很强,出动又善于选择时机,他唯一的是不与人争斗,所以无忧无虑。水的这种特性与修道者的这些行为,就体现了老子之德的基本特征。老子还用比较的方式论述了他的心中之德。如第38章《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 ‘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意思是说,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并不说自己德高,所以他就有德。没有多少德的人,怕说自己没有德,所以他实际上没有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什么也不要做,最后什么都做得到。少德的人争着去做,结果什么也做不好。最讲仁爱的人要做一件事,没有做不到的。最讲义气的人要做的事,那是很有限的。光讲表面礼节的人去做一件事,总是做不好,只好举起手臂大嚷大叫。所以失去了道的人,然后再去求德;失掉了德的人,然后才去讲仁爱;失去了仁爱的人,然后才去讲义气;失掉了义气的人,最后只好讲讲礼节。礼节都不讲的人,对忠诚信义都看得很淡薄,他是制造混乱的祸首。先知先觉的人,他得到的是大道之精华,也是愚昧的开端。所以修道的人,总是把道摆在重要位置上,并不轻视它。把它放在实实在在的地位上,并不在于说些好听的话。所以应该去掉它的糟粕,吸取它的精华。在这些比较中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感受老子的心中之德。

老子之德的内容是丰富的。有“玄德”、“常德”、“上德”、“善德”、“信德”、“不争之德”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为政之德。

为政之德也是治国之德。老子所提倡的为政之德,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爱民。这是老子为政之德的核心内容。在第49章《善者》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没有自己的固定想法,而是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老子的“爱民”思想还包含着恤民、爱民、不扰民,减轻百姓赋税、让人民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好生活等内容。这种为政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满足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二是民主。老子具有非常宝贵的爱民、尊民思想。例如对于领导者,老子是主张由天下之民来推举的。他在第66章《谷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所以圣人,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站在前面而人民不受其害。所以天人都乐于推举他,不与任何人争斗,所以天下人没有能与他相媲美的。这种确定领导者的标准和方法,与儒家“家天下”的观点不同而具有民主的意义。三是公平。这主要体现在那些“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一系列论述中。四是无为。如第57章《悟道》,老子不仅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治国之道,而且强调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境界。这种“无为”,是老子为政之德的最高境界。

2、待人之德。

在老子的心目中,德不是圣人的专利品,而是所有人都应该而且可以达到的基本要求;不是只表现在治国、平天下的壮举中,而是体现在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里。如第15章《微妙》:“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如象冬天过河那样,忧虑象怕邻居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容忍,涣散时好像冰融化一样,待人厚道朴实,胸怀宽广若谷,与士兵混在一起成为污浊。谁能在污浊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 谁能在安静中慢慢地运动生长呢? 保住这种修道的,没有多大欲望,唯有欲望不多,故能隐蔽自己不突出。老子在这里论述了七种日常的行为方式。虽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就是一个,这也就是第19章《绝圣》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说,人们的素质都很纯朴,私心很少,欲望也不多。老子通过对待人之德的论述,突出了他心中之德的普遍性和朴实性,意在告诉世人,人人都应有德,人人都可有德。

3、爱物之德。

老子之德还体现在爱物上。他在第59章《治人》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说,治理人事在于天下人之心,最好是吝啬一些。吝啬的最好办法,是每天从早晨开始。从早到晚都吝啬就叫做重视积累功德。如果重视积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你就不知道功德的终极。不知道功德的终极,就可以统治一个国家。国家有了国王,就可长治久安,这就叫根也深、蒂也固。是长生久世之道。文中的“啬”是吝啬的意思。在这里,“啬”的含义是,爱惜、珍惜、爱护和保护等;“啬”的对象是,小到百姓的财物甚至个人的精、气、神,大到国家资源、人类环境甚至整个自然;“啬”的时间是,从早到晚,坚持不断;“啬”的意义是,可以养身,可以安民,可以治国,可以保证天的长治久安。在《道德经》里,老子还通过“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其出”、“去甚、去奢、去泰”和以“俭”为宝等主张阐明了他的爱物之德。老子所论述的这些德,讲的是君与民、人与物、心与身的关系,其实质都是互喻的,也是可以互参的。为政之德也是修身之德、待人之德,爱物之德又何尝不是修身之德、待人之德和为政之德呢?这些德的实质就是一个,无私无欲,处弱处下。可见,老子之德就是人们符合自然状态和生命本来状态的思想和行为。老子关于德的这些精辟的论述,这对于启迪当代的芸芸众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道德经》论述了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

在老子的思想观念中,道是可以认识的。认识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可谓之修道修德。可以说,《道德经》就是老子修道修德的结晶。从《道德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是非常推崇修道之人的。他在第41章《闻道》中,以对待道的不同态度为标准,把人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种。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更重要的是,老子希望整个社会修道修德。他在第54章《建德》中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他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何以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国,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意思是说,善于搞建筑的人,其建筑不容易损害;善于抱持的人,抱住就不容易逃脱。为什么子孙会祭祀不停呢?一人修道,他的德是真实可靠的。一家人修道,他们的德一家人用有余。一乡人修道,他们的德就能长久。一国人修道,这个国家的德就很丰富。天下之人都来修道,德就将普照天下。故人与人比,家与家比,乡与乡比,国与国比,以天下比天下。我之所以知道天下会是这个样子,就是用这种比较的方法。由此看来,老子留下这五千言的根本目的,恐怕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修道修德的指导性理论。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一听到修道修德,人们可能马上就同深山与道观、童颜与鹤发、打坐与诵经、神秘与迷信联系起来。其实,从《道德经》的主旨和全文来看,修道修德并不神秘,而是非常朴实、自然的事情。什么是修道、修德?所谓修道,就是以特定的方式体悟和认识宇宙万物的本来状态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和过程。所谓修德,就是按照宇宙万物演变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状态来为人处事,或者说是让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行为符合自然运动规律的活动和过程。换一句话也可以说,所谓修道修德,就是应用一定的方法,通过诵读和研修《道德经》,认识自然,把握生命,并且按照《道德经》的要求,为人处世,修正错误,坚持“道”理,进而达到完善人生、超越自我的目的。

1、“无欲”是修道修德的基本要求。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无为”是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达到“无为”的前提,就是无欲。无欲是修道修德的基本要求。在第1章《道》里,老子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阐明了修道修德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他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意思是说,修道要无私无欲,才能守静,这样方能观察道的奥妙。修道有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静,即使观察到的也是有限的。这两种态度和方法同是在修道,但是结果各不相同。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修道的关键在于去掉人的私心欲望。去掉了私心欲望,人就可以获得身心健康、获得幸福,甚至使整个人类世界进入和平、和谐的美好社会。如果有私心欲望,不仅不能认识道的奥妙,而且还会产生消极影响。轻者,使人自私自利,勾心斗角,损人利己,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危害他人的基本利益;重者,影响社会,引发战争,祸害人类,破坏整个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断绝子孙发展的后路。所以,老子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就必须修道,修道的根本态度和方法,就是去掉私心欲望,进入无欲的状态,达到无为的境界。

2、“损”是修道修德的入手方法。

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怎样才能做到无欲呢?入手的方法是什么?在老子看来,那就是“损”。损,是损掉、减少的意思。老子在第48章《为道》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科学知识应日益增长;修道的人,后天的知识和欲望应该减少。只少了不行,还要少,越少越好,以至于没有最好。开始什么都不会,修到后来什么都会。“损”什么?损人的私心欲望,损后天的妄知妄想妄见。损到什么程度?损到什么都没有的程度。在这段文字里,老子给世人提供的就是减少私心欲望的入手方法和所能够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3、“守静”是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

守静是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老子在第16章《虚极》中说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说,虚静至极,静要守到底。各种景象都会产生,我将反复的观察。任何一种景象的生存,最后返回其本源,归根到底为静,这就叫做复命。恢复到本命就叫常,知道常的叫明,不知道常的那是妄想,必然凶多。知常就能容纳一切,能容纳就能做到大公无私,大公无私的就能当侯王,侯王就可以上天,在天上修道,得道就可以长久,终生不死。在这段文字中,老子从“虚”与“静”入手,逐层推论,揭示了“守静”的奥妙和理想境界。可见“守静”是修道修德的关键。当然,得道的侯王能否上天?能否长生不死?这只能是老子的一种展望,一种理想,他无法作出回答,我们也不要求他作出回答。但是,老子所强调的“守静”,对我们却是具有警世意义和作用的。那些面对物流的吸引,面对名利的诱惑,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以身试法者如成克杰之流,他们如果能够“守静”,守住自己最初的人生信念,把持住生发贪心的第一个念头,控制住那一念之差,恐怕他们会是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结果。

老子所论述的这些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说朴实一些,就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所以,我在十几年传播《道德经》的实践,就是传授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提倡按照《道德经》要求为人处世。

四、《道德经》论述了修道修德的基本效果

老子认为,坚持修道修德就能提高道德水平和素养,产生有益的结果和境界。有些什么样的结果和境界呢?

1、能够改善和增强人体功能。

修道修德的基本效果就是能够改善和增强人体的功能。如第55章《含德》写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不固。”意思是说,包含的德很厚,好象赤子一样。蜂虿虺蛇不能伤害他,猛兽也不怕,攫鸟也无可奈何,筋骨柔弱而不固定。古今修道修德的实践证明,它可以使人具备超过常人的体能和功能。我自己修道修德和传播《道德经》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现代心理医学的临床经验也证明,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祥,改善心理机构,有助于改善人的生理结构,达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

2、能够使人增加智慧。

修道修德还可以增加人的智慧。如第47章《天道》写到:“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意思是说: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见大道。当你越走越远的时候,知道的事情就越少。所以圣人不需要走出去就可知道一切,勿须看到那个物体,就叫得出它的名字来;勿须动手去干那件事,就会获得成功。因为修道修德能够使人去掉了私心欲望,显现出本心、真心,这本心、真心与宇宙的本源是圆融为一的。所以,修道修德有成的圣人具有超过常人的大智慧、大能量。

3、能够使人增长才能。

修道修德还能够使人增长才能。这些才能不仅是一般的才能,而且包括治国的才能。如第65章《治国》写的就是通过修道而获得的治国之才:“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意思是说:古时候善于治国的,都是修道的人。并不看人民智慧的多少,而是将人民的愚昧解开。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多。故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国,则国家就幸福昌盛。懂得这两种治国之道,心里就有了个模式。经常用这个模式治理国家,这就叫做“玄德”。“玄德”就是对人民情感深,对国家前途看得远!看到了与万物对应的另一面!那么治理国家就极其顺利。为什么修道修德能够使人具备治国之能呢?在老子看来,修道必然有德,德高必然望重,望重必然服众。所以,修道修德者,就可能具备治国的才能,特别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才能。

4、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

在老子看来,修道修德不仅能使人的身与心和谐,还能够使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营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如老子第80章《劝道》中写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国家小,百姓不多。纵然有各种兵器,并不经常使用它。这样即使百姓受重刑而死,也不愿意离去。虽有船、车,没有人去坐,虽然有军队,也无用武之地,使人民好象又回到过去结绳记事、无争斗的时期一样。有好的吃,有美丽的衣服穿,人民有安逸的居室,人民有满意的职业。邻国经常相互看望,鸡犬之声也能听见,人民始终,不相往来争斗。这段文字世人多有非议。有人据此认为老子是一个复古主义者,老子的思想是一个封闭的小生产者思想。其实,如果换一种立场、观点和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老子在这里展示的是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是一幅民风淳厚朴实、人际和谐、世道太平的社会理想图景。

5、能使天下和谐。

大道行世,人类大同,天下太平和谐。这是老子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老子在第39章《得一》中为我们描述了这种境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过去有得一的传说,天得一就清净,地得一便宁静,神得一就灵验,谷得一就有多余,万事万物得一就可以生长,侯王得一天下人民就归顺。这里描写的是一个道布天下的社会图景,是一幅天下太平、社会祥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图景。这幅图景,是老子修道修德理想社会的生动体现。

总之,老子在《道德经》中,集中论述道,阐明德,指出了修道修德的基本方法、展示了修道修德的理想境界。所以,笔者认为,《道德经》是一部修道修德的经典。





欢迎光临 浑圆功网站 (http://hyszw.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