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桩的重要性作者:龚行东方 (2014-06-02 09:52:05) 转载▼
![]()
凡是站桩就离不了调桩,不调桩、不会调桩或者说调不好桩,功夫那是很难练出来的,长不长功夫,调桩就是其中的窍要所在。 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初学者经常问我:为什么在山上练功的时候进步很快,可一回家自己虽然也很努力,但就是怎么练都不行呢?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们一般只会说是山上有这个练功的环境吧,其实,话里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山上练功,随时都会有人给你调桩,你只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站桩就是了,调桩的事情都交给了老师和教练们去做了,所以才会进步得很快。而一旦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这站桩和调桩可都是你自个儿的事情了,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基本功,那站桩自我调整的能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不管你如何的下功夫站桩,其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这里讲的调桩,其实就是站桩调整的意思,简称调桩,调桩一般可以分为肢体(或者叫姿势)调整和意念调整两个方面,也可称之为外部调整和内部调整。 王老在《健身桩漫谈》、《养生桩简介》里面都概述了调桩的基本原则,姚老在其著作《意拳》一书中,也讲到站桩对身体各部位的具体要求、意念的实际应用和站桩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属于调桩的原则。关于如何调桩的问题,并不是前辈们不愿讲,不想说,更不是他们保守不传,确实是因为每一个练功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站桩的体认和感觉又是千差万别,所以,调桩本身是一个很有针对性且非常复杂的问题。意拳一直主张和强调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如强言之,则为片面,故王老讲:“若分而言之,则又走入方法之门,成为片面耳。所以非口传心授,未易有得,更非毫端所能形容。” 具体到练习上,调桩不外乎有这样两种方式:一种是练习者通过自我进行的内外调整,即自我调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练功有素者。另一种是练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内外调整,这样的方式我喜欢称之为看桩调整,这个叫法比较形象一些,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有相当基础的人来讲,无疑都是最好的方式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站桩锻炼,初学者掌握起来也容易,效果要好很多,入门进步也比较快,而有基础的练习者,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提高也会很快。但事实上,许许多多的练习者,都是在靠那么几本书或者是在一些还不具备看桩能力的人指导下进行锻炼,其实际效果自然是不会让人满意的。 调桩有具体而明确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又有针对不同情况的许多调桩方法以及大致的调桩步骤,但绝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调桩程序。肯定地说,任何人也写不出一本所谓“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意拳大作,同样,任何一本意拳著作,包括王老、姚老的著作,也都不是呼之即出的“屠龙术”。因此,练习者除了勤加努力和结合自身实际钻研理论外,还是应该多请教明师,不可贪多,但求明理,尤其是要听话,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师怎样教就怎么练,真正的明师绝不会让你盲人骑瞎马,这一点十分重要。 初学站桩,外形姿势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一谈到站桩的姿势,总爱拿王老的“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句话说事儿,站起桩来对自己的外形姿势一点也不在意,这样的认识既误人也害己,一定要知道王老之所以这样讲,那是要看对象的,这话不是对初学者说的,很多人都不懂得这句的另一层意思:形骸都不似,神意何以足。在我们这里学习,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那些站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初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初学者严格按照这些原则去做,并且要逐步达到要求。所以,凡在我们这里练习的,只要走出去往那儿一站,有点眼光的人一看就可以看出,这功夫是谁教的。 调桩的核心在于看桩,连桩都不会看,调桩从何谈起,即使真要调那也是瞎调,纯属胡整。看桩不光要看外形,还要能看内在,而且还要内外结合看。关于如何看桩的问题,容以后慢慢来讲,在这里,我只谈一谈看外形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先看正面,次看侧面,三看背面,其中正侧两面最为关键,无论看哪一面,一定整体着眼,自上而下,分清主次,依序调整。 可以说,只有懂得了看桩,学会了调桩,这在站桩上才算真正开始有点味道了。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懂得我前面写“离师莫太久”那篇博文的真实用意了,离开了老师,就等于没有人再给你看桩,如果自我调桩的能力又不够好,那想长功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能够保持现在的水平而不退步已属万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