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意拳(大成拳)基本功法最终指南。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6 12:20: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意拳(大成拳)基本功法最终指南(王永祥)众所周知,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强调,意拳所重者在发挥人的本能,而不在局部方法,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独有者也.习意拳不在余年限之长短,与功夫之浅深和体质之强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如能运用笃实立体发力则拳道不难登堂入室.怎样才能训练出笃实立体之力呢,芗老在下面继续阐述,芗老说,练意拳首先要明理,明什么理呢,他认为要明白意拳之哲理,因此,习意拳不接受七哲理,这无疑抱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具体的哲理又是什么呢,中国哲学之父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意拳则主张,力生有俩,俩则能一,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由桩法育之,由试力体认而得之.何为试力呢,芗老说,故平日必须练习三劲成体,六力错综.具体的讲就是上下,前后,左右的争力相争而又相合,在加上王老讲的呼吸弹力,丹田高压,形成立体的浑圆球感意识,在加上立体对大地的反作用力,也就形成了意拳的立体发力.上述拳学观点乃是王芗斋师爷1959年抱病之作,他怕意拳由原来的铁老虎变成纸老虎,故一再强调平日所习应是六面相争的体内矛盾,本身具备反向身外寻!
本人(王永祥)对此深有感触和体认,总之,习练意拳者,应先做体内矛盾,形成立体后,再做体外矛盾,整体与外界抗衡的能力才是功力,这就是我练拳多年的一点体会.”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926.png
我也谈谈对这篇文章的印象。(烟屁)王先生文章题为最终指南,我想最终不是境界的最终。而是指的最根本的入手法门,舍此无他,因为标题是基本功法。入门最难,很多朋友一会儿练这个拳,一会儿练哪个拳,即使练一种拳,也有的一会儿这么练,听别人说那样练好,就又改成那样练。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朋友不能一开始就把握最根本的东西,入不了门。所以我看了王先生这篇文章后,就觉得这篇文章想说的是一句话:根据我多年的体会,意拳基本功法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这个,王芗斋先生也是这么说的,请朋友们不要琢磨别的了!意思就是说,你找了一大圈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这里来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最终指南的意思,这也可能是王先生最终想说的,因为这可能是王先生根据自己练拳多年的一点体会,并参证王芗斋先生的论著之后的最后结论,王先生没有体会的东西,是不会说的。这里是不是也含有苦口婆心的意思。我在这里胡乱猜测,如果说的不对,还请王永祥先生谅解,文责在我。
我喜欢看王永祥先生的文章,用王选杰先生在文章中说的话,就是自有其体验。练武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练的东西不对,白浪费时间,所以心有所得之后就需要验证,看看自己所得是否正确。最终指南是王先生自己的体验,所以先生也希望与高明交流验证,大概极嗜武之人大都如此。
王先生此文中有一些话,在原来的文章中没有说过,下面作些猜测,供研究。
文中说,上述拳学观点乃是王芗斋师爷1959年抱病之作。查王芗斋先生1959年著作,注明1959年的文章有三篇:〈断手述要〉、〈意拳论--桩功与四形〉、〈意拳拳谱〉。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呼吸弹力丹田高压等。〈意拳论--桩功与四形〉中也说:习时还须善于运用人体外力与内劲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人体外力有四种:人体重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膈膜动力,此我所谓之呼吸弹力’……。欲收技击之真实效用,须使争力与宇宙力须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于呼吸弹力也。此外王先生还引用了〈意拳论--桩功与四形〉中论意拳之哲理根据的论述来说明先生对矛盾统一的理解。先生文中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反者道之动,二是二则能一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立体发力等。〈断手述要〉中说: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非仅点、面、线之力,如别门别派者然,此种之体力,非是一种片面方法,而实为一种发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习学意拳,不尽在年限之长短,与功夫之深浅和体质之强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要在于有无真实笃诚之力,如有此种笃诚之力,又能运用立体发力之方法,则于拳道就不难升堂入室,然于学者,平日亦须用此发力方法将本能活力加以训练,否则,亦不成功夫。此即后天返先天之谓也。王先生文中也引用了其中几句。说明王永祥先生与〈断〉文所述体认相同。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断手述要〉说:此种均整之力,须由桩法育之,由试力体认而得之,再由断手训练而专一之。均整之力是技击之资本,断手乃是其具体之运用。力之发,非点、线、面之力,乃立体之力也,即:立劲、横劲、竖劲三者统一成体者也。故平日操练,不可偏专其一。盖立劲发必以横竖二劲为支撑,则立劲始能定向,同样,竖劲发也必以立横二劲为支撑,则竖劲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须练习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我身何处触敌,何处即为向敌突击之锋面,三劲成体,六力错综,锋面突击,皆是精神之集合,故断手之操练,须以意求法,而法又须存于无念,出于无意,如是才是可贵也。
然在〈断〉文中没有解释何为六力。〈意拳拳谱〉有六力的 描述:力潜于体内,谓之劲,劲奋于体外,谓之力,劲力一元谓之混元一气。劲力之用,有其规律,意拳是由六种两类劲力规律组成的,这六种力是:爆炸力;惯性力;螺旋力;(包括静向力);杠杆力;离心力;弹簧力。不知六力是王永祥先生说的上下、前后、左右之力,还是指〈意拳拳谱〉中描述的六力。
〈意拳拳谱〉中说:发力妙诀,就在一个争字上,即落步六争。此乃意拳的天机,学者必须明白透彻,否则,即是意拳的门外汉。看王永祥先生以前的文章,基本功强调的就是这个,不得争就未入门。
王永祥先生以前文章一直用自己的六面争力语言来阐述意拳的基本功法。然该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断手述要〉和〈桩功与四形〉的句子来描述最终指南。说明王永祥先生认为自己通过几十年的体悟暗合于王芗斋的拳论,所谓最终指南是不是也含有终于得到的意思呢?但从这篇文章和王先生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王永祥先生发自内心的诚恳的呼喊。从该文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断手述要〉、〈意拳论--桩功与四形〉、〈意拳拳谱〉等文章在王永祥先生心中的份量。
以上是读王永祥先生文章的一点联想,不对之处请批评!


再谈对这篇文章的印象。(烟屁)在王永祥先生所有的文章中,这篇是最短的,然而却用了一个看起来吓人的标题--“最终指南。王永祥先生坚持的基本功法本来就非常简单,就是由六面争力入手,着眼在,练起来也就是一站,慢慢的做六面试力。功法如此的简单,想不到这个最终指南竟然如此出奇的短。按一般的理解,越是有成就者,说起来应越是头头是道,旁征博引,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这种反常,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该再仔细的琢磨。文章第一句讲的是,意拳入门的标志:能掌握运用笃实的立体发力。这里王先生引用了王芗斋〈断手述要〉的论段,实际上就是用前人的论述强调王先生自己的六面试力功法,是意拳登堂入室的要害所在。王先生说的实在是太简单了,粗心的初学者很容易一瞥而过,从而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所以说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要琢磨。其实做起来不会太简单。从六面的试力到立体力的建立,就不简单。要一点一点的体认,慢慢的琢磨,但是前提是练习者要认可这个首要的结论,就是一动就是要产生立体的动。如果不接受这一点,首先从意识上就会产生偏差,就会把肢节的动当作正确的运动而不断重复,从而也使支配这种肢节运动的意识也得到强化,这样从神意运动就会向背离意拳的方向越走越远。反之,就会时时问自己,这一动浑圆了吗?立体了吗?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我都懂,也都相信,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实际上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自己是不知道,但师傅知道,你只要按师傅说的去做,有一天,师傅会告诉你,你这样就是对的,你就要反复琢磨你对的那一时刻的状态。有很多人把那一刻的状态,说得非常复杂,用这个理论解释、用那个现象来描述、意、神等等,都没有错!但那是别人的,重要的是自己要从多方面来验证自己的描述。我也不是过来了,也是正在的过程之中,并愿意和朋友们交流,从中得到启示。有的师傅说,开始要体会阻力,初学的时候,有动起来的阻力和静的阻力,这是初步体会争力的一个办法。但是,不知道初学意拳的朋友们注意到了没有,如果师傅要肯定你的时候,极有可能是在肯定你的静的状态。因为刚开始的动,不可能做得。动起来的是近乎完美的整,没有初学者能做得到,做得好。但相对来说中的会更真实和容易一些。也许这就是意拳独特的教学方式。意拳对于的情有独钟,就表现在这种特殊教学方式之中,他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桩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上,而是融进了师傅教学的许多细节上,甚至是老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上。不在这个氛围里感受其理念对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谈是否有用,就如同生活在国外的人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说远了,还是说阻力。刚开始,动作大的时候,阻力不浑圆,不立体,但当动作小下来,慢下来,这个阻力就变得浑圆和立体起来,这个立体是有深度和广度的,会深到身体里面的每一个地方,广会广到比地球还要广。一旦你站在哪里还有阻力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会肯定你一下,这个时候才来说神意,就是神意之间的事,实际上有的老师,是不说这两个字的。还需要说吗?老师已经肯定过了,说不说,就是他了,心领神会,所谓的,没有那么复杂!就象现在很多地方搞中国文化传统宣传活动,那是给老外看的,我们中国人自己天天在这个染缸里被不知不觉的熏陶,是不需要把他挂在嘴边的。有了阻力之后怎么办,王永祥先生在后面的哲理根据中又说:两则能一。这可能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找答案。别人说的只是别人的。老师不可能给你答案。老师只是指条路给你走,至于走的过程中的光景,只有自己才能享受,自己要是走不动了,老师也没有办法。


想不到这个最终指南竟然如此出奇的短。(心明)这两天胡思乱想,说错了请指点:大概王永祥先生本来是说矛盾两个字,怕人听不懂,只好提供从方面入手的练法,所以再加上动静两个字。韩竟禹先生教从方面入手的练法,用松紧两个字。 松紧也就是动静。所以应该用形,意,动,静四个字一起琢磨。用广东人的话,"画公仔画到出肠,再练不出来的,练的肯定是一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466.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345.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769.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188.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071.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348.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714.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5710.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383.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795.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801.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686.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044.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07.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314.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129.png

同意心明所说。(烟屁)意念一闪,身体就有哪个状态,不管动不动,先有了再说。再来看这个状态是不是有缺陷,是不是立体。意念一闪,闪过就不要管了,闪过之后还在慢慢地,可能就有问题,可能就是意念大战。要使这个立体丰富起来,就要在不同的姿势状态下来。正面的,左侧面的,右侧面的,要换。过之后就是哪个立体,是轻松自然的立体状态,如果能轻松的再,就是立体的放大。在后来的就是不需要特意的,就是统一,就是如何用这个立体来动,总之是轻松,真实的立体动。有了这个真实的立体,才有了太极,这时的动,才能不期然的自然出现阴阳,这时才是真阴阳,因为这时的阴阳才是互为根用的,就是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所谓一指之指动,均为全体之动,一指之阴阳,皆为全身之阴阳。所以有老师一再告戒学生,不要乱动,动要合法,合什么法,说白一点就是三劲成体、六力错综,说混沌一点就是浑圆之动,所以动不分快慢、劲不分大小、方法不在多寡,只在于有无真实笃诚之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浑圆功网站 ( 赣ICP备19014379号

GMT+8, 2024-11-24 03:38 , Processed in 1.4044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