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浑圆修真 于 2014-4-24 10:16 编辑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心得: 任何语言来翻译都不全面,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因为认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门径和方法,通常所讲的方法是唯心论或者唯物论,但是仅仅用一种方法来认识“道”都是不完整的,这不仅脱离老子的写书的初衷,还大大误导读者!唯心跟唯物,立足点都是偏激的,光有精神认识不够,光有物质认识也不够,还是王安平老师的认识正确、公允得多,他说“物质产生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这是全新的辨证认识论,让我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和眼光为之一新,更接近本质!
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去走近老子、理解老子。
老子的教育是什么?这两章是整部经典的总纲: 道是说不清的,要认识道就要从无和有的关系下手,要得道,就要逆向追溯,从有开始通过无为的方法修持达到无,然后可以近道得道了。其后的篇章全部是教我们认识道、修持道的,但是德是什么呢?德,就是认识、修持直到得道的无为大法,德者道之用啊! 无为如何理解?第二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德。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老子这里说的圣人就是得道之人!
小结:老子教给我们的修道方法——从有开始,用无为(德)来修持,至无的境界,继续用无为(德)修持,至近道得道。
后话:1、德为什么是无为大法呢?无为就是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如子孝父则谓合德、反之谓失德! 2、得道之人行“不言之教”如何理解?以无为(德)看待对待天下人事,不夸饰不张扬自身也不过分呵斥、指责他人,而是用自身来感化、影响受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