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八银棍 于 2014-5-6 13:26 编辑
中国武术,特别是内家拳,都一致地特别强调头顶悬。且在养生与技击的练法上没有强调区别(除薄家骢先生外:技击桩和养生桩的要求不一样。技击桩是吊在颈后,养生桩是吊在头顶。技击桩脖子下要想着夹一个乒乓球,养生桩没有这些要求)下面这篇文章,与薄家聪先生的看法一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且有形意拳典籍的支持。我认为凡是牵扯到练动功的,包括平时练鹤步、试力、五行功的,特别是对技击有兴趣的功友,十分有必要看看这篇文章。
本人通过多年对大成拳学习、锻炼、探索与研究,发现大成拳中有很多不足和错误,其中有心理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有理论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方面的等等,在此不能用一篇文章全部解释清楚。现将对练习者影响深,危害大的三大错误列出,供同道参考。 第一,在传统拳论中,对头的作用看得特别重要,要求“头顶悬”,在行拳时精神才能饱满,周身才能轻灵。而大成拳以及绝大多数的拳种都认为“头顶悬”就是百会上领。王芗斋老先生在桩功与四形中谈第二层境界时,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们知道,百会下面紧贴着大脑,如果以百会为力点,势必要以下颌内收且上顶的力量来完成百会穴的上领。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下颌的上顶之力正好空过大脑,经常练功,势必造成大脑经常受到力的向上冲击,使大脑上部受压好像有大石压顶之感。凡出现过这种感觉的人都知道此感觉很不舒服。本人出现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感和莫明其妙的烦躁感。特别是发力时,冲击大脑的力量更大,造成头晕脑胀,时间久了对大脑的危害极大(注:该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其师傅孔庆海晚年患脑瘤恐与长期头顶悬不无关系)。 既然百会上领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做才能既保证“头顶悬”而又不损害身体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枕骨处上领,也就是形意拳内功经中所说:“上提玉楼,提玉楼者,耳后高骨也”。读者不妨一试,只要此处一领,头顶自悬,大脑不受力,非常清醒且精神饱满,并且下颌自收有藏喉之功,感觉身体轻灵,步法骄健。 提问:从上文看,作者不反对“头顶悬”,反对的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顶悬”。那么,王芗斋先生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说的就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项悬”么?如果是,希望能进一步提供王芗斋的有关言行加以证明。 第二,发声可以称为大成拳的绝学,由于这种独特的声由内转功夫,发声时气不外出,不但能直接震撼对手,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功力很有帮助。正是由于过于追求这种技击上的优势,才造成养生的极大错误。 我们知道,由于发声时气不外出,造成胸腔内的压力明显增强,使心脏所受的压力明显加大,久而久之,必将对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发声既能增加功力,又对心脏有损害,那么我们如何来对待发声呢?其实这是一个怎样掌握发声“度”的问题。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在学习阶段练习发声,掌握后平时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二是年轻时练习发声,到一定年龄,特别是进入老年时要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三是改变发声的字音,使之变成声气并发,减小胸腔对心脏的压力,如发太极拳中“哼哈嗨”等声音。总之,我们练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技击的功力,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