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8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要问题:关于头顶悬及其他

[复制链接]

42

主题

6

好友

1052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0
金币
222
贡献
449
在线时间
3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4-3
积分
1052
注册时间
2013-8-14
帖子
381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6 12:54:4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五八银棍 于 2014-5-6 13:26 编辑

中国武术,特别是内家拳,都一致地特别强调头顶悬。且在养生与技击的练法上没有强调区别(除薄家骢先生外技击桩和养生桩的要求不一样。技击桩是吊在颈后,养生桩是吊在头顶。技击桩脖子下要想着夹一个乒乓球,养生桩没有这些要求)下面这篇文章,与薄家聪先生的看法一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且有形意拳典籍的支持。我认为凡是牵扯到练动功的,包括平时练鹤步、试力、五行功的,特别是对技击有兴趣的功友,十分有必要看看这篇文章

本人通过多年对大成拳学习、锻炼、探索与研究,发现大成拳中有很多不足和错误,其中有心理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有理论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方面的等等,在此不能用一篇文章全部解释清楚。现将对练习者影响深,危害大的三大错误列出,供同道参考。
    第一,在传统拳论中,对头的作用看得特别重要,要求“头顶悬”,在行拳时精神才能饱满,周身才能轻灵。而大成拳以及绝大多数的拳种都认为“头顶悬”就是百会上领。王芗斋老先生在桩功与四形中谈第二层境界时,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们知道,百会下面紧贴着大脑,如果以百会为力点,势必要以下颌内收且上顶的力量来完成百会穴的上领。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下颌的上顶之力正好空过大脑,经常练功,势必造成大脑经常受到力的向上冲击,使大脑上部受压好像有大石压顶之感。凡出现过这种感觉的人都知道此感觉很不舒服。本人出现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感和莫明其妙的烦躁感。特别是发力时,冲击大脑的力量更大,造成头晕脑胀,时间久了对大脑的危害极大(注:该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其师傅孔庆海晚年患脑瘤恐与长期头顶悬不无关系)。
    既然百会上领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做才能既保证“头顶悬”而又不损害身体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枕骨处上领,也就是形意拳内功经中所说:“上提玉楼,提玉楼者,耳后高骨也”。读者不妨一试,只要此处一领,头顶自悬,大脑不受力,非常清醒且精神饱满,并且下颌自收有藏喉之功,感觉身体轻灵,步法骄健。
提问:从上文看,作者不反对“头顶悬”,反对的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顶悬”。那么,王芗斋先生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说的就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项悬”么?如果是,希望能进一步提供王芗斋的有关言行加以证明。
    第二,发声可以称为大成拳的绝学,由于这种独特的声由内转功夫,发声时气不外出,不但能直接震撼对手,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功力很有帮助。正是由于过于追求这种技击上的优势,才造成养生的极大错误。
     我们知道,由于发声时气不外出,造成胸腔内的压力明显增强,使心脏所受的压力明显加大,久而久之,必将对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发声既能增加功力,又对心脏有损害,那么我们如何来对待发声呢?其实这是一个怎样掌握发声“度”的问题。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在学习阶段练习发声,掌握后平时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二是年轻时练习发声,到一定年龄,特别是进入老年时要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三是改变发声的字音,使之变成声气并发,减小胸腔对心脏的压力,如发太极拳中“哼哈嗨”等声音。总之,我们练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技击的功力,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1 踩0

42

主题

6

好友

1052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0
金币
222
贡献
449
在线时间
3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4-3
积分
1052
注册时间
2013-8-14
帖子
381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21#
发表于 2014-5-9 16:36: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八银棍 于 2014-5-9 16:40 编辑

各位师兄说的很有道理,受教啦。谢谢。
不过我觉得各位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练动功、特别是发力,头顶悬(无论悬得正确与否)的危害性。无论从理论上和感觉上,我觉得那篇文章的作者对于头顶悬的批评是对的。其提出的改进方法(枕骨悬)也是有典籍依据(上提玉楼)且操作不难。本人经过实践确认与头顶悬的作用是一样的。这既能避免弊端又不失头顶悬之要义,我等又何乐而不为呢?

22

主题

14

好友

41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
金币
3041
贡献
299
在线时间
361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2-18
积分
4122
注册时间
2011-3-23
帖子
741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20#
发表于 2014-5-8 18:10:5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五八兄的钻研精神令人敬佩!
立其大者,则小者不立而自立;立其本,则本立而道生矣
头像被屏蔽

257

主题

18

好友

609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66
金币
3689
贡献
517
在线时间
142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5-17
积分
6096
注册时间
2009-11-4
帖子
948
19#
发表于 2014-5-8 11:13: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主题

17

好友

327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
金币
1535
贡献
941
在线时间
89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4-20
积分
3274
注册时间
2013-10-20
帖子
738
18#
发表于 2014-5-8 11:03:07 |只看该作者
松花江 发表于 2014-5-7 22:41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头顶悬,含有二种意境,第一,是头带领身体有向上“顶”、“支撑”的意思;第二,头 ...

谢谢师兄提醒,
永恒的习武者

57

主题

95

好友

80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2
金币
5841
贡献
724
在线时间
98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4
积分
8045
注册时间
2010-7-13
帖子
1231

金牌原创 浑圆卫士 宣传大使

17#
发表于 2014-5-7 23:16:24 |只看该作者
弱不禁风 发表于 2014-5-7 23:10
呵呵.

以上是个人之见,错误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2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浑圆二段

Rank: 3Rank: 3

威望
0
金币
74
贡献
55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8-26
积分
160
注册时间
2013-11-4
帖子
31
16#
发表于 2014-5-7 23:10:57 |只看该作者
松花江 发表于 2014-5-7 22:41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头顶悬,含有二种意境,第一,是头带领身体有向上“顶”、“支撑”的意思;第二,头 ...

呵呵.

57

主题

95

好友

80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2
金币
5841
贡献
724
在线时间
98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4
积分
8045
注册时间
2010-7-13
帖子
1231

金牌原创 浑圆卫士 宣传大使

15#
发表于 2014-5-7 22:41:04 |只看该作者
松花江 发表于 2014-5-6 23:19
呵呵,对于头顶悬的部位,颈后枕骨处、百汇处,还有头前额处,都是正确的。没有对与错。这是在训练的不同阶 ...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头顶悬,含有二种意境,第一,是头带领身体有向上“顶”、“支撑”的意思;第二,头有“悬”、“挂”的意思。这二种意境是炼求身体整体上下弹性之力的根本。久炼之,可以使身体出现弹性力。对于初学者而言,很多人都是注意“顶力”的训练,而忽视了“悬挂”之力的训练,这是很不正确的。二者不可偏废。若有偏废,即是错误。

2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浑圆二段

Rank: 3Rank: 3

威望
0
金币
74
贡献
55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8-26
积分
160
注册时间
2013-11-4
帖子
31
14#
发表于 2014-5-7 22:23:11 |只看该作者
当人向后靠时,头玉枕会放松,下颌内收发紧,当人向前倾时,前额会放松,颈椎会发紧,这是自然的本能.在尾椎下拉的配合下,调节头部最放松舒服的状态.我的个人观.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13#
发表于 2014-5-7 21:35:03 |只看该作者
头悬顶是一种势,即以下颌内收造成颈椎向上拉申的趋势,仿佛头顶发心部位(其实就是颈椎向上的沿线)有一种被上提起的感觉,而不必去意念守住那里,主要为了配合尾椎下拉,腰椎后靠,形成人体的弓紧状态,练时放松,用时瞬间紧张发力。虎扑最明显。(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浑圆功网站 ( 赣ICP备19014379号

GMT+8, 2025-8-5 01:23 , Processed in 1.3503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