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浑圆修真读《道德经》系列(二)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3

好友

4459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40
金币
2076
贡献
1253
在线时间
8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6-23
积分
4459
注册时间
2013-10-16
帖子
1025

新人进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4 10:13: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浑圆修真 于 2014-4-24 10:16 编辑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心得:          任何语言来翻译都不全面,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因为认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门径和方法,通常所讲的方法是唯心论或者唯物论,但是仅仅用一种方法来认识“道”都是不完整的,这不仅脱离老子的写书的初衷,还大大误导读者!唯心跟唯物,立足点都是偏激的,光有精神认识不够,光有物质认识也不够,还是王安平老师的认识正确、公允得多,他说“物质产生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这是全新的辨证认识论,让我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和眼光为之一新,更接近本质!

            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去走近老子、理解老子。

               老子的教育是什么?这两章是整部经典的总纲:  道是说不清的,要认识道就要从无和有的关系下手,要得道,就要逆向追溯,从有开始通过无为的方法修持达到无,然后可以近道得道了。其后的篇章全部是教我们认识道、修持道的,但是德是什么呢?德,就是认识、修持直到得道的无为大法,德者道之用啊! 无为如何理解?第二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德。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老子这里说的圣人就是得道之人!

小结:老子教给我们的修道方法——从有开始,用无为(德)来修持,至无的境界,继续用无为(德)修持,至近道得道。

后话:1、德为什么是无为大法呢?无为就是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如子孝父则谓合德、反之谓失德!  2、得道之人行“不言之教”如何理解?以无为(德)看待对待天下人事,不夸饰不张扬自身也不过分呵斥、指责他人,而是用自身来感化、影响受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顶0 踩0
因为站桩所以我还在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2#
发表于 2014-4-24 11:09:25 |只看该作者
道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唯物和唯心都是不完整的认识。佛法认为道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有不二”,道是一切二元世界的本源,非空而显空性,非有而生万物。佛法说的心生万法之心,也就是老子说的“道”。不是凡夫理解的思维意识之心。中文字义常常多义,佛门所说的心,也是如此。三界唯心的心,即是道的代名词,而哲学之唯心仅仅指思维意识之心最多包含潜意识之流。佛门说“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之心,便是道体的本来面目,因为世间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道体幻化而成,而道体即是我们能看能听能想的这个觉性所在,所以古人说“天人合一”,天即宇宙万有,身外一切事物的总和,人即自己的身心。这也是二元的对待。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返本还源的境界,是证道的境界。那时便能体悟到“无我”而一切皆是“我”,“我”即是道,道即是一切,道在一切中,而“我”也在一切处,即是道家说“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根”。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33

主题

17

好友

327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
金币
1535
贡献
941
在线时间
89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4-20
积分
3274
注册时间
2013-10-20
帖子
738
3#
发表于 2014-4-24 12:21:19 |只看该作者
谢谢修真兄分享心得啊!
永恒的习武者

29

主题

6

好友

32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
金币
1442
贡献
1024
在线时间
7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6-5
积分
3295
注册时间
2013-8-10
帖子
804

新人进步

4#
发表于 2014-4-24 14:25: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说,道是常名,强名曰之。
道非空非有,空和有是对立产生的,我们不能用认识空和有的意识或者说心去认识道,

29

主题

6

好友

32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
金币
1442
贡献
1024
在线时间
7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6-5
积分
3295
注册时间
2013-8-10
帖子
804

新人进步

5#
发表于 2014-4-24 14:3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意识或者心去认识道这个宇宙本源万物之根呢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6#
发表于 2014-4-24 19:33:08 |只看该作者
幸运熊 发表于 2014-4-24 14:32
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意识或者心去认识道这个宇宙本源万物之根呢

师兄问的很好!以我们的本觉去认识。我们能看能听的本觉并不等于意识心。常人不过是因为本觉被意识心绑架了而无法分辨罢了。眼耳鼻舌身意,是生而为人的六根,也是六个与外界交流的工具,将本觉之心专注在任意一根上,持续不间断地专注,就能渐渐摆脱六根与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束缚,从而回归到本觉妙明的道体。这种专注力的本身,就是本觉的妙用。王老师的八静法门,其实就是本觉返本还源的过程中的感受。在本觉之心摆脱根尘相对的世界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直到完全自由,直达宇宙万有之本源,也就是无为无不为之道体。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29

主题

6

好友

32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
金币
1442
贡献
1024
在线时间
7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6-5
积分
3295
注册时间
2013-8-10
帖子
804

新人进步

7#
发表于 2014-4-24 22:59: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陈三原 发表于 2014-4-24 19:33
师兄问的很好!以我们的本觉去认识。我们能看能听的本觉并不等于意识心。常人不过是因为本觉被意识心绑架了 ...

谢谢三原兄解惑,我还是似懂非懂,一时转不过弯来,不过师兄讲得简洁明了,慢慢领悟吧

21

主题

51

好友

8721

积分

浑圆四段

Rank: 5Rank: 5

威望
15
金币
6556
贡献
1229
在线时间
68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11-4
积分
8721
注册时间
2010-7-11
帖子
906

新人进步 宣传大使

8#
发表于 2014-4-26 06:28:16 |只看该作者
过来学习,谢谢楼主分享!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0-23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9#
发表于 2014-4-28 14:19:47 |只看该作者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可以其形,可以其名,者,皆非恒。

无名,天地之始,有形万物之母。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0-23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10#
发表于 2014-4-28 14:22:48 |只看该作者
有名,即有形。所以有名同有形。是万物之玄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浑圆功网站 ( 赣ICP备19014379号

GMT+8, 2024-11-28 01:50 , Processed in 1.2835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