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本啸月 于 2015-10-12 00:34 编辑
上山,下山
又是一年金秋时,十月一日,本门浑圆山庄大团聚的日子,各路师兄弟上山谈武论道,热而不闹,别有一番情趣。 上山第一天有个小插曲,在饭堂进餐时,一位和尚师兄坐在邻座,法名玄湛法师,当时加菜时不巧一片肉食落入法师碗中,我在旁边有点坏坏的望着法师,看他如何处理。因为我知道出家人不吃荤的,但出家人托钵化斋又不许浪费食物,就想看看大和尚如何化解。只见和尚凝视片刻,连声道善哉!善哉!从容食之,食毕,稍坐即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经声未断,只见大和尚僧袍微动,不见身形,不闻步响,已飘然离去。 呆呆地看着法师远去的身影,觉得我就是那两个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的小和尚,六祖慧能无奈的说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尔心动!转念又想起前段时间有部很热门的电影《道士下山》,今天可巧,我遇到的是“和尚上山”。那个下山的道士是对山下红尘的好奇,禁不住诱惑就去了。这个上山的和尚,估计是禁不住山上世外桃源般的清静而来的吧!而我自己也不停的上山,下山,游走于红尘与世外的边缘,非僧非道的,即使身处幽静之地,也领悟不到多少真谛,俗人一个,冥冥之中每个人的命运上天自有定数,自在就好。 其实我每次上山主要是看望师尊,与师兄们聚一聚,同时企望师尊和师兄们指点下我的功夫,不管是内修的还是外练的,希望有所长进。这功夫,说清楚不容易,练起来更难,特别是内修功夫,既要心思澄静,还要有悟性,还得勤快,更要明师指点,缺一不可。本门功夫又以桩功为主,桩功是根本,现代的作用是养身健身,在古代则是救命。因为本门功夫源于形意拳,形意拳有源于心意拳,心意则源于岳武穆的战场之拳。古代战阵,号令一出,千军万马,刀枪并行,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谁要是脚下打个闪失,跌倒在地,那生还的机会就渺茫了,马踏为泥都不稀奇,桩功的作用可见而知。 桩功修炼首要就是一个静字,静能定,定而慧,慧则明。修为高者,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修的就是这份从容与内敛。静有了,还要修心,以静为平台,精、气、神、心,互生互化,抱圆守一,没有恒定之心哪能守得住一?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刚毅与决断,岂能成功?互生互化,知而化之即为浑圆,浑圆即无死角,老子曰“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本人修行不高,享受风景的心情还是有的,这几天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的,满鼻桂花香,满眼的秋果黄,吃饱喝足,无事牵挂于心,秋阳下练练功,吹吹山风,看看山里的风景,好不惬意!我每年十一上山第一件事就是问花匠老王,桔子熟了没有?柚子能不能摘个下来?春天上山就问竹笋子出来没有?也就这点出息了。山里的空气好,水好,土肥,没有污染, 长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吃,笋子又嫩又脆,清香十足。桔子明显的比山外的甜多了。 山里秋雨也是另有风韵,白天还是天高云淡,夜晚不知不觉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细碎的雨脚敲打着窗台,敲醒了睡梦中的我,凝神细听,雨打芭蕉声,风穿竹叶声,随风传送,忽远忽近,飘飘渺渺,诗一样迷蒙的雨夜,缠绵啊,回忆啊,遐想啊,都不及苏东坡的一首《定风波》来的潇洒,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看看,这份洒脱劲,不服不行。 神仙般的日子就那么几天,一路小跑的就溜走啦,又是下山时,唉!走吧,来去莫迟疑!由于时间匆忙,也不想打扰师尊的清静,没有告别,略显宁静的雨中,径自下山了,走到山路转弯处,停步,转身,和原来一样,依旧回望,每次下山都这样,成了我的习惯动作,雨雾笼罩的群山,犹如水墨画,秋雨感染了情绪,喃喃自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嗐!咱习武的人,干嘛这么落寞,来点豪迈的,放开喉咙,《太极宗师》主题曲就吼上了“双手一推,非黑也非白,不好也不坏,没有去,哪有来,随缘而去乘风而来------” 烟雨朦胧的山路,我踏歌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