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龙兴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1#
发表于 2016-3-1 16:33: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1 16:44 编辑
龙兴居士 发表于 2016-3-1 12:33
非常感谢,另在室内,室外站的效果不一样?

这是不一定的。你这一个问题 包括 很多层面。在室外站桩,应比室内好,但风大,是不行的。如果有树,有花,有阳光,风和日丽。那就是人间仙境。
    室内站桩虽然清静。但其实是不如室外的。但是在室外由于面广,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
这个须要自己来研究,确定,选择  定位。
   另外,不要太迷信 方位  气场。  因为人的环境是多变的。你有这个条件 当然好,没有怎么办? 所以应顺其自然。你的身体不好,多选择在在些树下练功,比较好,但又不是每种树都适合,对不对?所以啊,一个问题 往往要说细质了,会层层而出。要了解的多一些。其实和搞试验,搞科学是没有两样的。
    身体不好  开始时,要多选择   环境清静。空气好的地方。这样对于打基础是很有利的。没有这个条件 就选择在晚间,早上。等时间  时间不 是重要的。练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问题是,你觉得合适,就坚持一会。

1

主题

2

好友

66

积分

浑圆一段

Rank: 2

威望
0
金币
48
贡献
0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9-15
积分
66
注册时间
2016-2-24
帖子
18
32#
发表于 2016-3-2 17:54:52 |只看该作者
长命 发表于 2016-3-1 16:33
这是不一定的。你这一个问题 包括 很多层面。在室外站桩,应比室内好,但风大,是不行的。如果有树,有花 ...

请教师傅,没站有时背上肌肉跳动,跟站桩有关?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3#
发表于 2016-3-2 19:40: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2 20:40 编辑
龙兴居士 发表于 2016-3-2 17:54
请教师傅,没站有时背上肌肉跳动,跟站桩有关?

练功己经开始,气脉就在渐渐的弥和,所以在不练功的时候,也会出现以前没有的种种另样感。
但总体来讲,他是  清     正     舒     电    麻    疼。 这主要是由于神经对气的识端开启。出现气的流动所产生的种种感触。
    在练功的时候感觉不明显。那是因为式持之不贯,所以久了,就会好了。要慢慢的适应他。

  练功 同时 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开端。 只有保持冷静。要明白,任何时候 都是冷静之处。在为好运开端。
生活是这样。练功也是这样。不练功时,出现肌肉跳动,是一个好现象,

刚才不小心 发了两次贴   是从复的,所以为了为浪费资源。多补充一些。

  居士 是求健康者,所以 以身   心  健康为主。身体的健康 和心的健康是相接的。在培养身体时,也是心的培养。 以前的时候,孔子 有 不谈怪  力  神  这三主张,咱毛主席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保证身心素质的健营,也立了三不谈。这三不谈,主要还是以身心的营健为中心。没有健康。我们的生活,所以求诸 那就是橼木求鱼。精神要 清  明 朗   心要静 深  渊。也就是博大。
这一切 都是在保证人不要迷信。要清醒的认识问题的本质。任何事情不能以冷静的心态去处理,得不到答案,他都结果都会是一种迷失态。所以健康的身体得来之时,心也也在同时冶炼当中。就是要人不迷心。 孔子说四十不惑   其实咱们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意义。 四十 不惑,实质上 是身心素质的提升结果。产生了慧明,才叫不惑。人什么没有问题呢?问题是随时都有的,但把握了处理问题的关健中的关健,才是不惑的根。 四十不惑,就是外界不迷,内心不乱。  四十不惑,就是心里合十了一,得一,就是得关健。得道,  叫四十而不惑。就是外界所有的问题 我因为把握要道,而不在迷惑。 这是一种内功的修理。
这种境界,叫希夷。
    在常人而言,人的问题是不间断的,所以会影响人的身  心 使之生病。得一,得到了问题的关健 要门,叫得易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做到四十不惑,真正四十不惑,叫四极不迷。  人为中,四为外。外环于中,听之不迷,视而不慌。心情如水,智处明堂。  这种四十不惑的态度,即使到了七十岁,也叫四十不惑。但只有精进不己,四十不惑 就换了境界,叫七十耳冉。 他是没有年岁界限的,你十岁达到了,他同样叫四十不惑。七十耳冉。
      七十耳冉  就是   就是 七窍一顺。叫耳顺。耳为枢  耳近于脑神经,所以耳顺枢灵。 七十耳顺  就是  得一毕。 大脑的神经,脑力,体力。都得到了一种圆满,叫道果。 所以真正的得道叫得易,得仪,得一。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4#
发表于 2016-3-2 19:41: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2 19:53 编辑
龙兴居士 发表于 2016-3-2 17:54
请教师傅,没站有时背上肌肉跳动,跟站桩有关?

练功己经开始,气脉就在渐渐的弥和,所以在不练功的时候,也会出现以前没有的种种另样感。
但总体来讲,他是  清     正     舒     电    麻    疼。 这主要是由于神经对气的识端开启。出现气的流动所产生的种种感触。
    在练功的时候感觉不明显。那是因为式持之不贯,所以久了,就会好了。要慢慢的适应他。

  练功 同时 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开端。 只有保持冷静。要明白,任何时候 都是冷静之处。在为好运开端。
生活是这样。练功也是这样。不练功时,出现肌肉跳动,是一个好现象,

在道的角度来讲,练功和不练功是一样的心态。 所以不可以迷信。之所时刻都要以冷静为前端,并不是要掐杀人的好奇心 和求诸的心理。而是以他为介谛 来保持变化的不夭折。

   肌肉跳动。是气脉的流动所至。 当出现身体的另类感觉时,不要刻意去求他 也不要害怕,有人因为害怕,把身子都散了架。这就是得不尝失。身心是合一的,一个精神  是好心态的结果,也是身心统一的结果。放心的修炼,冷静的从事。就是一种精神。

     无论练什么功,实质上,他都是一个整体的修行。身体内部 叫中心。人的精气神,往里渗,渗到这个中心里,才会返到身形上,产生种种的异象。所以 不要以为只有丹田才会产生另类。人的身体 本身就叫舍   统名,舍利。舍中之舍,叫中心。心的明达,叫灯。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5#
发表于 2016-3-2 20:44:07 |只看该作者

健康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2 21:19 编辑
长命 发表于 2016-3-2 19:40
练功己经开始,气脉就在渐渐的弥和,所以在不练功的时候,也会出现以前没有的种种另样感。
但总体来讲, ...

居士 是求健康者,所以 以身   心  健康为主。身体的健康 和心的健康是相接的。在培养身体时,也是心的培养。 以前的时候,孔子 有 不谈怪  力  神  这三主张,咱毛主席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保证身心素质的健营,也立了三不谈。这三不谈,主要还是以身心的营健为中心。没有健康。我们的生活,所有求诸 那就是橼木求鱼。精神要 清  明 朗   心要静 深  渊。也就是博大。(不谈 和达到,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
这一切 都是在保证人不要迷信。要清醒的认识问题的本质。任何事情不能以冷静的心态去处理,得不到答案,他都结果都会是一种迷失态。所以健康的身体得来之时,心也也在同时冶炼当中。就是要人不迷心。 孔子说四十不惑   其实咱们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意义。 四十 不惑,实质上 是身心素质的提升结果。产生了慧明,才叫不惑。人什么时候没有问题呢?问题是随时都有的,但把握了处理问题的关健中的关健,才是不惑的根。 四十不惑,就是外界不迷,内心不乱。  四十不惑,就是心里合十了一,得一,就是得关健。得道,  叫四十而不惑。就是外界所有的问题 我因为把握要道,而不在迷惑。 这是一种内功的修理。
这种境界,叫希夷。
    在常人而言,人的问题是不间断的,所以会影响人的身心, 使之生病。得一,得到了问题的关健 要门,叫得易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做到四十不惑,真正四十不惑,叫四极不迷。  人为中,四为外。外环于中,十为合。听之不迷,视而不慌。心情如水,智处明堂。  这种四十不惑的态度,即使到了七十岁,也叫四十不惑。但只有精进不己,四十不惑 就换了境界,叫七十耳冉。 他是没有年岁界限的,你十岁达到了,他同样叫四十不惑。七十耳冉。
      七十耳冉  就是   就是 七窍一顺。叫耳顺。耳为枢  耳近于脑神经,所以耳顺枢灵。 七十耳顺  就是  得一毕。 大脑的神经,脑力,体力。都得到了一种圆满,叫道果。 所以真正的得道叫得易,得仪,得一。
    这两种境界 是不存在年纪限度的。有的人八十大八了,也一样象个小孩,就是这样的道理。他是认识,境界的乘度。不是其它原因。


没有体力,是不完全的,没有智力光有体力,就成了李元霸,最终因为没有认识的车载而变得悲惨。所以道 是认识 魄力的结合。叫载营魄抱一。解为,负阴抱阳,和气以合。獨立不改,周行不怠。

   这个 是什么,这个 就是健康的概念。真正的健康 其实是不断精进的结果。
要问有什么诀窍?  就是 第一,从简,从简,是因为处于纷乱之中,什么都没有,简从何来,这个时候,不简反要添一些。这叫认识。
   第二,慈柔 慈柔  其实就是清静。只有心的静和,才能够到慈柔。不信你体验一下。千万不要以为松懈就是慈柔,那就错了。

第三,叫不敢为天下先,凡事以不敢为先,就是要人先思而后行。小心无大错。这是先打通你的思想,你的行动才可以无以至千里,不敢为天下先,又叫,不跬步,无以至千里。凡行动,都始于足下,凡跨都始于一步。
所以真正的人生第一仪司,叫独立守神。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己经腾飞了,你就看不到他的门径。你怎么知道人家一直都没有动地方呢?对吧。人家那大公司一直都在一个地方,可是那外国人都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呢?问题是人家懂得,步步为营的道理,精打理,细操作。才会华至大业的腾飞。他一直都在那里,可是他己经飞起来了。
    这叫不敢为天下先。又叫一种智勇。不敢 后有天下先。这是智勇。又叫静生。又叫健生。他始终都是在动。可是即然己经产生了变化,你就永远也别想再弄清楚人家内部运作。但任何一起步都是简约,慈柔开始的。这就是 健业,重德,腾飞

1

主题

2

好友

66

积分

浑圆一段

Rank: 2

威望
0
金币
48
贡献
0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9-15
积分
66
注册时间
2016-2-24
帖子
18
36#
发表于 2016-3-8 18:24:57 |只看该作者
长命 发表于 2016-3-2 20:44
居士 是求健康者,所以 以身   心  健康为主。身体的健康 和心的健康是相接的。在培养身体时,也是心的培 ...

师傅,靠别人讲下站桩方法,自己练收获不大耽误宝贵的时间走弯路?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7#
发表于 2016-3-8 19:57:01 |只看该作者

心法正式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8 20:49 编辑
龙兴居士 发表于 2016-3-8 18:24
师傅,靠别人讲下站桩方法,自己练收获不大耽误宝贵的时间走弯路?

居士 己经站了有段时间了,能说清你是怎样去站的吗?

首先 站桩的式子,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必然的。但是习练者,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至式子调整的不一样。比如手抬起,不能环抱,但可以手心向前。 手臂抬不起来,可以低放于小腹前两端。

居士站桩有了一些时候了。适应性也有一些了,  但居士说,仍旧不习贯。这可能是 式子把握 寸度不够。因为一个式要持之以长时间 不动,过份的松挎  和过于抱紧。腿弯度太大。眼晴不适,不知道是睁还是合 这都会都导至你练功无法正常的进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桩式,但难以坚持。不会放松。精神紧张。这都是初习者出现的情况。


      首先  站时 不要有太重的思想包袱。只所以叫习者不要迷信,就是因迷信会产生紧张冲动 和思想不能集中的情况。反之,没有兴趣 一点也没劲头去站,可是为了治病,就一定要练。这个也会出现以上同样的不适反应。
          习者 就应持一种敬和,持久的态度,就好了。
      居士现在仍旧不习贯。可是看电视却很习贯。这就是心情急躁 习贯于平时的宣闹,特别不习贯于静式站桩。
     如果这种情况,选择在静室里站桩,却要轻放音乐。以平和心态。音乐以自己喜欢为好。如是喜欢二字。直可以一举两得。不至生烦躁动。
记住,环静要偏静一些。 这对有利于内安定。这样坚持一些时间。再看如何。也可以看电视。但要知道,心静二字,也就行了。心静 就是和。以和气对待一切。都是一个标准。就一个兴趣上做功夫。
          另外,站桩  的基本式,网上书上,都有。 唯独要提醒的是,是否思想懈散,不集中。居士要明白。思想懈散,你的形体自然提不起来,提得起来,时间久了,总觉象少半拉东西一样难受。

     居士先停一停,把脸盆端起来  紧了,没必要。松了,脸盆和手都象脑血栓一样。正常的端法,不言而喻。这就是持式之心。清静之苗。
脸盆在你的手里  你拿上十分钟,你懈担了,你的精神就变呆了。盆子会滑到地下,水会漏到你身上。 你太紧张了,这有必要吗?他就是一盆水。只要持心一端,就是半小时也不累吧。要的就是这个心态。不松不紧的态度。端上半小时手会酸。如果手不酸,除非是适应了。要不然 就是麻痹。怎么能好受?
       这个试验,就是取其心态,端其式正。合其道理。试验完毕,明白怎么回事了,放下手里的脸盆,再站桩。 要不然你端着脸盆站,怕是端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 但你的心要是静了。会效果更好。

      目的,是说明   正形  静心。整体的感受。明白了。最好是空架以站。你愿意端脸盆站 也可以。只要明白了,就会一举两得。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8#
发表于 2016-3-8 21:13: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命 于 2016-3-8 21:23 编辑

武功上,以前就是这样练的。但咱以养生为主,这样练也可以。但并不普遍去提倡。就是做个试验,让你明白其中道理。

你站着空空的 什么感觉也没有,很容易松散 睡觉  和不集中。这都不是静。静 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在此态下,你不要故意去抵压你的思想。但有不如意的 不键康的,不过份去想 久了 也就平淡了。

     
站着感觉白白的,空空的,啥也没有。什么感觉都是白说一样。这种情况  是不入理,不入门 和对站桩功不了解。还有紧张,和松懈造成的。

  首先要处理这些上问题 就要有一颗冷静以待的态度 才可以使问题完美化。反之,你越心急,越乱,一乱就不怎么好了。不要担心自己条差,只要慢慢来把握了要领 就好了。

120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浑圆五段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币
9845
贡献
514
在线时间
14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
积分
15292
注册时间
2010-3-27
帖子
4733

宣传大使

39#
发表于 2016-3-9 11:53:06 |只看该作者
长命 发表于 2016-3-8 21:13
武功上,以前就是这样练的。但咱以养生为主,这样练也可以。但并不普遍去提倡。就是做个试验,让你明白其中 ...

不要担心自己条件差,只要慢慢来把握了要领 就好了

1

主题

2

好友

66

积分

浑圆一段

Rank: 2

威望
0
金币
48
贡献
0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9-15
积分
66
注册时间
2016-2-24
帖子
18
40#
发表于 2016-3-10 11:36:09 |只看该作者
长命 发表于 2016-3-9 11:53
不要担心自己条件差,只要慢慢来把握了要领 就好了

师傅,非常谢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浑圆功网站 ( 赣ICP备19014379号

GMT+8, 2025-8-2 23:33 , Processed in 1.2621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