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功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道颂(禅诗赏析)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16:58:2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转自【观音故里平顶山】之新浪博客)

问道颂
---唐.南台守安

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商量。

著者小传:南台守安禅师,唐末五代禅师,住南岳衡山,罗汉桂琛的弟子,法眼文益师的师兄。
赏析:“南台静坐一炉香”,守安禅师在南岳衡山的南台禅院内,每次点香、禅坐。“终日凝然万虑忘”,一天到晚都无所挂怀,心无所住,一切东西都不在萦怀于心了。心禅达到“凝然”的状态,自然万虑偕忘。什么是与非,有与无,菩提与烦恼,佛与魔,生死与涅槃,所有的一念头都已不起。正如《圆觉经》云:“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不是息心除妄想”,这种万虑偕忘的境地并不是禅者硬把心息下去,而故意不起妄想。有心息妄即不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妄想本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一定要息灭妄想,则反成妄念,这不是禅者的境界。禅者的功夫在于“只缘无事可商量”。本来就了无一事!何饶妄想?更何来息灭?此处正显无心境界。所谓“熏风自南来,殿阁微生凉”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33

主题

17

好友

327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
金币
1535
贡献
941
在线时间
89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4-20
积分
3274
注册时间
2013-10-20
帖子
738
18#
发表于 2013-11-8 13:16:52 |只看该作者
老子倒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意思也和退步原来是向前 差不多吧
永恒的习武者

33

主题

17

好友

327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
金币
1535
贡献
941
在线时间
89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4-20
积分
3274
注册时间
2013-10-20
帖子
738
17#
发表于 2013-11-8 13:14:21 |只看该作者
哦,有点映像了,好像是多年前看的晋代的谁的一篇文章,上面提到“忘机” 、“忘言”,晋代应该是道家比较盛行吧。
永恒的习武者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16#
发表于 2013-11-8 13:06:34 |只看该作者
佛家好像没有这个忘机说法吧?忘机应该是道家语,意为 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忘掉世俗,与世无争。
只缘无事可商量,是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忘记,也就是本来清静的意思。不是故意去放下。与六祖的“本来无一物”类似。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33

主题

17

好友

327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
金币
1535
贡献
941
在线时间
89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4-20
积分
3274
注册时间
2013-10-20
帖子
738
15#
发表于 2013-11-8 13:01:58 |只看该作者
只缘无事可商量。
是否是佛家所说的“忘机”?
永恒的习武者

1

主题

0

好友

1318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0
金币
465
贡献
606
在线时间
45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5-17
积分
1318
注册时间
2010-5-10
帖子
247
14#
发表于 2013-11-2 16:39: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感恩三原师兄的分享!

9

主题

3

好友

1425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7
金币
351
贡献
791
在线时间
46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5-20
积分
1425
注册时间
2009-12-2
帖子
269
13#
发表于 2013-11-2 14:45:40 |只看该作者
      三元说得对,是“以退为进”,在人道上退,就是在天道上进。道者反之动。

246

主题

2

好友

47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8
金币
2484
贡献
247
在线时间
36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6-2-8
积分
4777
注册时间
2009-11-6
帖子
1215

特殊贡献 金牌原创

12#
发表于 2013-11-2 14:43:47 |只看该作者
关于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有两个版本较为广传。分别是——
1、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2、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其中,“清净”亦常作“清静”。

157

主题

32

好友

496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7
金币
3100
贡献
470
在线时间
57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2-23
积分
4963
注册时间
2010-11-7
帖子
1204

浑圆精英 浑圆卫士 新人进步

11#
发表于 2013-11-2 11:47: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三原 于 2013-11-2 11:49 编辑
无畏 发表于 2013-11-2 09:05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好像最后一句是“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的时候,是退着走的。第三句又有说法是“心地清净方为道”。也许道与稻谐音吧。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三生无你我,原来自在人-故名三原

9

主题

3

好友

1425

积分

浑圆三段

Rank: 4

威望
7
金币
351
贡献
791
在线时间
464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5-20
积分
1425
注册时间
2009-12-2
帖子
269
10#
发表于 2013-11-2 09:05:35 |只看该作者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低头原来是向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浑圆功网站 ( 赣ICP备19014379号

GMT+8, 2025-2-21 21:31 , Processed in 1.2892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